【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校教职工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让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濮阳医专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征文活动。现对优秀征文进行刊发。今天推出第五期——《正道传薪育心求真》。
正道传薪 育心求真
作者:濮阳医专护理学院 刘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彰显了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历史主动和坚强决心,是我们党历史上又一个新的里程碑。这次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强调教育、科技、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的战略性支撑,回应了社会关切和人民期待,许多改革举措与教育发展息息相关、高度关联。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兼就业创业课程教师,我深感深化教育改革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这不仅影响国家未来的竞争力和2035年能否顺利实现建设教育强国的目标,更会影响每位学生如何成长成才。接下来,我将联系我的岗位工作浅谈深化教育改革的心得体会。
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是要更新教育理念。对于高校来说,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辅导员要通过合理的实践锻炼、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的同时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塑造良好的品格品行。我们需要引导大学生从终身发展理念出发,进行分阶段职业规划、核心素养培养、校企合作实践以及终身学习支持等具体策略,旨在助力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帮助学生在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中找到更长远的发展路径。
创新教育方法,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如今是网络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合理采用数字化、信息化创新式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如利用翻转课堂、共享在线课程、AI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当代大学生平均年龄为“05后”,这些新颖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高校要把好“出入口”,为学生就业保驾护航,做好“互联网+”视域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随着信息技术渗透进各类职业环境,单一的专业技能已不足以应对日益复杂的工作场景,大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数字素养、信息处理能力以及在线协作和创新的意识。就业指导的任务因此不再只是提供求职技能的培训,而是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字社会的运作方式,提升其适应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高校需积极响应数字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推动就业结构转型;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构建高效匹配机制,优化就业服务模式;培养学生适应“数字社会”的综合能力、增强职场竞争力;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构建动态更新的指导内容体系。
提高自身水平,增强人才培养能力。高等教育一直以来都担负着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材的重任,“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提供了思想指导和实践指南,促进高校育人模式创新发展。只有坚定不移地贯彻该理念,才能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的延续性和高效性,进而促进高校全方位建设发展,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人才。在这种大背景下,高校教师、辅导员面临着全新的挑战。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实施高质量教育的根本力量。高校教师是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教育改革的成效。因此,高校教师一定要主动加强自身能力培养和素质提升,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除了日常学生管理工作和教学工作外,高校教师可以通过参加辅导员培训、素质能力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多种方式以学促教、以赛促改,成为多元化专业化的高校教师,做学生的守护者、协同者、陪伴者,为深化教育改革和青年学生培养注入活力。
深化教育改革、建设教育强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要努力做好教学、科研工作。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要结合大学生各个阶段的心理需求和发展规划量体裁衣,制定具有个体差异性的育人方案,以为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贡献力量。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