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全校教职工深刻领会和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理论、新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让这次全会精神入脑入心,濮阳医专面向全体教职工开展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主题征文活动。现对优秀征文进行刊发。今天推出第三期——《加强文化建设开创升本新局面》。
加强文化建设开创中医工作新局面
作者:中医学院 张琰
在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指出必须加强文化建设,使之成为推动国家进步和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对于如何学习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新指引”,我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有以下感悟:
以“大历史”的视角读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纵观党史,党的历届三中全会,已成为改革和发展的代名词。《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开篇就以两个“划时代”评价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则站在新的历史节点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体现了时代的进阶、改革的递进,更彰显了目标和脚步的坚定。
濮阳医专全面落实“十四五”规划,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狠抓内涵建设,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结合中医学院工作,我深刻认识到濮阳医专发展新时期全面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意义,中医学院正确制定专业全面发展改革的方法,坚定“(课程)定位准确、加强(专业)建设、发挥(中医)优势、(升本)目标明确、办出(学校)特色”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
中医学院把农村党支部书记学院吃亏奉献的特色党性教育和濮阳医专“五育并举”的特色教育方式相结合,形成中医特色教育团队,为国培养思想过硬、医学技术优秀的基层中医师。这些基层中医师必须具备如下品质: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教书育人、敢为人先;淡泊名利、甘于奉献;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和乡村医疗卫生改革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为推动河南乡村医疗卫生贡献力量。中医学院把乡村医疗卫生工作摆在乡村振兴的重要位置,以基层为重点,优化中医专业结构、深化中医课程思政改革、增强课程思政实训内容、提高课程思政师资水平、开发中医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推进中医类专业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结合,强化中医药专业主体地位,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完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把中医专业课作为中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
中医学院进一步梳理中医类专业的价值引领元素,深度挖掘各门课程的育人元素,明确思政融入中医课程教学的切入点,科学设计中医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中医理论知识传授、中医技能培养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中医学院全力推进“升本”的同时,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完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
以“答卷者”的姿态拥抱改革新篇。《决定》部署了十五个方面改革任务,第十篇章是“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重点把握两个导向:“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守正;“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这是创新。
中医学院传承中医药文化,每年开展中医经典诵读展示活动;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聚焦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基层卫生建设,开展教学科研;助力构建和完善中医专业课程思政理论体系;聚焦国务院决策部署中医药振兴发展、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等提供咨询报告与咨政建议。
中医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守正创新中医药文化,不仅把书教好,在中医临床能力上不断提高,而且从为社会基层卫生“育人”的高度来认识和从事教书工作,担负起培养学生服务基层意识、为乡村振兴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基地的重任。
教师要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言传身教,做学生心目中的一面旗帜。中医学院将祖国医学“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的思想贯穿于教学过程,将孙思邈的“大医精诚”、华佗的“悬壶济世”、黄大年的“心有大我至诚报国”、李连成的“吃亏歌”等职业道德培养与中医专业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医德情操,树起新时代中医药文化新地标,挖掘中医药文化中蕴含的时代价值,为培养担当基层乡村卫生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健康中原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