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濮阳市卫河小学(以下简称“市卫河小学”)开展诗意管理第二期教育教学工作经验交流活动。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主持人,濮阳市卫河小学(以下简称“市卫河小学”)副校长翟南南进行分享,市卫河小学全体教师参与。
翟南南本次分享的主题是:语言——架起心灵沟通的桥梁。
一、语言的力量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谈话能治病”。这些在心理学上很容易解释。因为所有的心理活动的发生都和刺激有关,巴浦洛夫研究狗的实验,他每次给狗喂肉时播放铃声,铃声总是跟肉一同出现,直到最后不给肉只给铃声时,狗也会流口水,出现了新的条件反射。在人的心理活动当中,语言是最重要的信号,替代了具体的刺激,语言完全可以控制人的心理活动。大家信不信?
现在我们做一个小游戏:大家千万不要想大象,尤其是它那四个粗壮的腿,和两个蒲扇一样的大耳朵。我想问大家,你现在心里想的是什么?脑海中是什么画面?这就是语言的力量。当然这个是反面案例,但不得不说,你被我的语言操控了,我们再举一个正面事例,比如:望梅止渴的故事。
现代管理之父德鲁克说:“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我们要发挥语言的积极效应,在与学生及家长沟通时,老师要语气温和态度坚定、谨言慎行,家校沟通中我们要运用恰当的语言艺术。
二、家校沟通的语言策略
(一)合理安排沟通内容
学习的内容:教学目标、活动、家庭作业、学习成就的表现、学习困扰。生活内容:常规训练,行为表现,如何提供协助,班上的消息。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子女在学校的表现:定期的。家长能提供的协助:子女读书不受干扰的环境、协助功课、简单教学,能为学校提供的时间、服务、接送、精神上的协助。引导家长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品格:起居自理的能力—放手让孩子尝试;整理物品的能力—取用或放回,不要剥夺他独立自主的权利;有始有终的耐力—不要常常虎头蛇尾,半途而废;与人相处的能力—尊重别人、原谅别人;创造思考的能力—协助父母陪孩子一起成长;积极心理学:24种积极品格。
(二)把握沟通时序
在与家长沟通中,难免会谈到孩子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巧妙使用语言技巧。
首先,先扬后抑,即先肯定孩子的长处,然后指出不足,便于家长接受。
其次,避实就虚,要等家长情绪趋于平静的时候再引出话题。如:家长得知孩子在校“闯祸”了,心里会非常焦虑,作为老师先不夸大孩子的“错误”,而是聊一些学生其他方面的话题,减少家长心理顾虑,家长会反思孩子出现的问题,这时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分析并找出问题原因,从多个方面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尽量不说他人忌讳的话语,如“你孩子有病!心理阴暗!有多动症!”等,进行负面语言的宣泄,这样会增加家长的焦虑情绪,带来不必要的后果。当家长情绪激动时,教师不要急着给家长更多的意见,而是等待时机成熟,再做进一步地交流。
最后,加强日常沟通,沟通时间要放在平常,不要集中在期末,当孩子表现好时,也可以给家长拍个照片、发个消息点赞。做一张家校沟通记录表,班级里每个学生,一个学期至少沟通一次,及时反馈学生改变的效果。
(三)多维期待评价
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接触,往往离不开评论学生要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不可当着家长的面,盘点学生的过失,更不能不调查实情,添油加醋地将“恨铁不成钢”的怨气、牢骚转嫁给家长,更不能给学生贴标签。每次跟家长交流,变成了批斗大会,几天前、几个月、甚至是去年发生的事来个大总结。案例:学校的李老师,当学生一犯错误,就把家长请到学校,把接班以来孩把出现的错误再讨论一遍、写保证书,然后下次如果还有这样的错误,接着来一轮。家长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到最后跟老师闹得水火不容。心理学上有一个现象叫做习得性无助,当我们一次又一次地去看那些负面情绪时,我们脑海中逐渐存在的也是负面情绪。我们有时候在想,明明我们做的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为什么会受到这样的结果呢?那我们总结一个规律:有没有不犯错的学生?当然没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再优秀的学生都会有缺点、都会犯错误,当他犯了错误,我们要引导学生改正。
同样,再调皮的孩子,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在于我们要善于挖掘优点、因材施教,强化其优点并逐步转化。应让家长听到教师之言,使其产生与班主任共同教育学生的愿望。我们要理性看待学生出现的错误,主动与家长共同商讨学生提升和改进的措施!
(四)讲究谈话艺术
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怎样家长更容易接受谈话的内容,让沟通更融洽进行,就必须要讲究沟通语言的艺术,使用自己人效应。这种效应表明,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双方关系良好,那么一方就更容易接受另一方的观点、立场。
比如跟家长沟通时人称的使用:将“你的孩子”转变成“我们的孩子”,多用“我们”“咱们”等称呼,拉近与学生家长之间的心理距离,而不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呵斥态度。
老师与家长主动沟通是一种表态,表达“我们合作吧”的意愿,亮出教师的育人的态度,这就迈出了让孩子在合情合理情况下得到更多关照的第一步。让家长们知道,我们的目标是通过沟通而达成共识、默契并进而形成合力、达成目标,共同促进学生成长,从而形成沟通的自觉和沟通的合力。
(五)家校沟通积极语言十条
1.礼貌询问。您有没有时间,跟您沟通一下孩子的学习状况?
2.及时回复。这件事情已经解决,刚才太忙了,没顾上看手机。
3.全面了解。孩子在家其他方面表现怎么样?
4.挖掘闪光点。孩子最近书写天天练习,很有进步,提出表扬。
5.理性看待错误。这件事是孩子做得不对,已经批评教育,你在家多督促。
6.保持情绪稳定。您有这样的心情我很理解,生气不能解决问题,您先冷静一下?
7.及时支持与配合。孩子在家的进步表现,您及时反馈,我在学校也表扬一下孩子。
8.认可家长。您的建议很好,感谢您对班级工作的支持。
9.表达期望。孩子最近进步特别大,继续坚持啊!
10.尊重感谢。感谢您为学校的付出,家长们辛苦啦!
三、运用多种语言传播媒介
比如打电话、发信息、班级美篇、公众号、学生作业等等,这些是语言沟通的媒介,当然也可传递情感。如在班级里评选“每日一星”,将学生事迹发在群里,表扬每天的每日一星,引导班级里树立正能量,一定要在每一个学生的身上找到闪光点,甚至通过活动创造他的闪光点。
1.建立家校联络簿。设计要温馨、实用;批阅要持之以恒;成长乐章的延伸;纳入学生个人的档案袋。
2.精心组织好每一次家长会。会前充分准备,目的明确,内容充实,中心突出。事先充分调研、周密计划。仪表、装束要端庄。
3.理性对待临时性的会面。探讨问题,避免告状;专心聆听,了解感受;表示理解,肯定用心;心平气和,解决问题。
4.适时进行家庭访问。沟通式—交换建议、共同商量;态度诚恳,切忌强硬。谈心式—交流学校及班级管理、学生本人情况、家长素质、教育方法,培养相互的情感;互助式—拉近关系,了解学生家庭背景,注意学生心理变化,提供新的帮助。
5.运用现代通讯手段进行联络。多赞美,少批评,谈问题,少报告;因人而异,运用共同语言;注意电话或短信中的语辞和声调;要充分发挥语言艺术的魅力。
6.运用网络进行联络。QQ群、微信群和钉钉讨论;推荐家长关注学校公众号、名班主任工作室公众号,了解学校相关信息、更新育人观念。
我们常说文字无声却震耳欲聋,通过语媒介的传达,给予家长更多的希望感。将这种暗含的期待、积极暗示,传递给家长,并给予更多的关心、鼓励、询问,当这些家长获得期望、希望信息后,也会产生激励效应,于是更加信赖老师,会积极行动起来并给老师反馈,形成良性互动,这样也就会激起老师更大的教育热情。
四、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美的力量
我们常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赞美是一种真诚的态度,而非技巧,也不是拍马屁,更不是御人之术。
以现实为基础的赞美。当我们赞美孩子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夸奖,有针对性,否则学生会变得自以为是。比如要表扬一个得第一名的学生,我们可以这么说,你真厉害,你肯定付出了别人没有的努力,也付出了很多的时间练习。让学生从赞美中看到自己的优势,不仅奠定了自信心,还能够形成正向的自我价值感。
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赞美。只要我们发现学生一点点“优点”,我们就要立即赞美,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促成他们的稳定和坚持。优点可以是平时的,也可以是普通的,比如良好的心理素质、优秀的心理品质、渴望改变的动机、学习时的专心致志、面对困难的勇气等等。我们要不断地观察、挖掘学生身上这些细小的闪光点,及时强化;
以重新建构的视角,发现学生的可贵之处。积极心理学研究提出,一个孩子之所以能犯一个错误,背后有十个优点支撑他。例如:
1.做事冲动——精力旺盛,执行能力强。
2.退缩——思虑周祥,内省。
3.叛逆——想要独立,确立自我。
4.被别人嘲笑动手打人——有自尊心。
我们努力发现、识别和肯定学生的优点,并不代表我们认可了学生的行为。我们只是为了在这个事件中,以重新建构的视角,通过深层次的正向肯定,重新激发学生本身就具有的心理资源,唤起改变的意愿和内在动力,从而塑造健康、完整的人格。
我们可以采用SFBT焦点解决短期治疗谈话句式:
“虽然(负面),但是(正面)”
“从(负面事件),看到你很在乎……”
如处理一起学生打架事件,一个男孩掰断了另一个男孩的手指,老师在场怎么拉都拉不开,原来被打的这个男孩,说另一个男孩“你是没妈的孩子”,这个男孩听了之后非常气愤,两人大打出手。刚开始我们都责备这个男孩冲动,反过来想,这个孩子只是想维护自己的母亲,当我们跟他说“那个孩子骂你的妈妈,你维护自己的妈妈,本身就没有错,看得出来你很爱你妈妈!”说到这的时候,这个骄横的孩子突然一下子哭了,接着又耐心地跟他沟通,处理事情可以有不同的方法,难道以后你遇到让你生气的事情,都要跟别人大打出手吗?
我们认可你的想法,但不认可你的处理方式,从而激发学生从内心去改变,鼓励他们用健康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获得心灵层面的成长。
总结经验,成功是成功之母。当学生某一件事表现不错的时候,不妨我们追问一句:“你是怎么做到的?”回答的过程既增强了信心,又强化了该优点背后的信念。比如前几次和孩子一起写绘本写话,他总觉得这件事情比较难,每次我都教他,上周还被老师表扬了。我说你为什么受表扬?他说写得多,字写得工整,老师就表扬了。然后我就说,那这次该怎么做?他就说,我这次再试着写长一些。用这次的成功经验,带动下一次的成功。当然每个人都有放松的时候,也会有懈怠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些细微的事情进行反复强化,才能把积极行为稳定下来。
五、自我认同:我很好,做一个发热发光的太阳
接下来,我们做一个小练习:赞美的小纸条,请大家写一个要赞美的人,并写下来赞美的原因。我们采访一下,被赞美的感受?我发现大家听到别人的赞美都很愉悦。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人,他们身上有着可贵的品质。我们有时候不好意思去表达,因此让我们真诚地去表达自己的每一份善意的赞美吧!
再优秀的人都会遇到一些让我们觉得艰难的时刻,尤其是当老师,会有很多“心寒”的情景。卡尔荣格说:“你连改变他人的念头都不要有,要学习只是像太阳一样发出光和热,每个人接受阳光的反应有所不同,有人觉得温暖,有人觉得刺眼,有人甚至躲开阳光。”我想跟大家说的是,不管别人怎样,我们只需做一个发热发光的太阳。
活动最后,市卫河小学校长周建军说:“教育教学工作艰辛而神圣,我们坚信每份辛劳都会有收获。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们付出的是一份份汗水,但我们收获的是一份份充实的、沉甸甸的情感。愿全体教师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助力每一名学子的健康成长,做到心中有爱,眼里有光,驻讲台岁月流淌,扬学海风帆徜徉。”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远。通过本次交流活动,老师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从彼此身上学到了更多宝贵的经验。在未来的工作中大家会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专业态度,切实担负起立德树人的重任,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勇做新时代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