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适应学校的不断发展和学科交叉融合的需求,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濮阳医专”)对实验室进行全面优化调整,优化空间布局,实现教学资源深度整合,显著提升了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支撑了教学科研工作。
过程严谨有序。濮阳医专此次优化调整涵盖基础医学部、医学技术学院和公共卫生学院的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功能定位与发展需求,对新实验室进行细致的规划设计,明确了实验区域及设备布局,确保设备间距合理、运行流畅。为确保优化调整工作顺利进行,该校成立了专项工作小组,由实验实训管理中心主导,成员涵盖实验指导老师、后勤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等,并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责任到人。该校专业技术人员依据操作指南进行设备的细致拆卸与标记,对复杂设备进行翔尽的记录与拍照,以保障在新实验室的精准复原与安装。同时,该校根据设备特性选择了适宜的运输方式,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可靠。设备抵达新实验室后,该校按照预定布局进行精心安装,并由技术人员或厂家工程师进行严格的调试,确保设备功能正常。优化调整结束后,该校对旧实验室进行全面清理,对新实验室设备进行细致的整理,并更新实验室资产清单,确保所有设备都得到妥善安置。
制度保障有力。淮实验室优化调整是审视和优化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时机。濮阳医专专门制定印发《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关于加强我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通知》红头文件。该校各实验室负责人根据新实验室布局特点和设备配置,重新制定更科学合理的实验操作规程、危险化学品管理办法以及人员准入制度等,从制度层面加强对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学校的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强化安全管理。2024年3月以来,濮阳医专为强化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与各学院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成立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检查小组,制定详细的安全工作计划。今年4月,该校组织80余名师生参加教育部2024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议,提升了该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水平。今年9月至10月,该校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宣传月”活动,通过安全培训、准入制度考试等多种形式,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技能。该校还邀请市治安支队防爆专家指导新建成的危险化学品仓库,在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改进。
优化效果显著。截至目前,濮阳医专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建筑面积近4.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近1.1亿元,设有240多间实验室,包括护理技能实训中心、临床医学学院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训中心、药学院实训中心、化学实验室、中医学院实训中心、康复技能实训中心、医学技术学院实训中心等。该校优化调整后的新实验室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引领,严格按照新课程大纲和实践课程要求进行精心设计,新的实验空间布局更为合理,教学流程更加顺畅。
资源整合共享。濮阳医专实验室优化调整打破原有的学科界限。该校制定《实验室开放共享管理办法》,对配备的先进实验设备强化开放管理。通过此次优化调整,该校微生物与基础医学相关实验室在新布局中实现了大型仪器设备和实验空间的共享,不仅提高了实验设备使用率,还促进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多学科协作研究提供更多可能。该校实验实训管理中心定期开展实验室开放情况的检查与督导工作,确保《实验室开放记录单》与《实验室开放学生签到表》等记录翔尽完备。该院各院部严格按照要求执行实验室开放计划,学生上课期间,实验室的使用率和利用率均能达到100%,充分彰显了实验室资源利用的高效性与广泛性。㉔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