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濮阳教育在线 > 教育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变了“味”的竞争

作者:  文章来源:毛毛虫工作坊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9-27 17:02:03   

今天,听到了一个奇葩事件: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回到家后闷闷不乐,爸爸问她原因,孩子撅着嘴说:“我的数学考了100分……”爸爸疑惑不解:“得了100分该高兴才对啊?”岂料孩子却气愤地说:“我生气是因为我的同桌也考了100分!真该死!”  

奇葩事件背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女孩的父亲为她树立了一个学习竞争对手:她的同桌。  

听到这件事,我先是觉得好笑、接着就陷入了沉思……  

我突然想起了另一个恐怖又可悲的事件:昊昊的父母深知现在社会上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不让自己的儿子在竞争中被淘汰,从小就运用各种方法鼓励昊昊竞争。昊昊也很争气,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从小学到初中,每次考试成绩均在班上名列榜首。正当昊昊的父母自以为实施的鼓励措施发挥了功效时,没想到在儿子中考前夕却传来了不好的消息。  

原来,当天下午,昊昊的班主任宣读期中考试成绩,意想不到的是,昊昊这次考了个第二名,一向位居榜首的他怎么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一气之下,他拔出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刺伤了超过他的那个同学的胳膊,随后扬长而去。因竞争催生的嫉妒、仇恨心理,使这个孩子做出了如此过激的行为。  

无独有偶,以下事件更是骇人听闻:2017年3月3日,某所高级中学校区宿舍内发生一起命案,一名学生持刀在其宿舍行凶,导致同宿舍的一名学生死亡、一名学生受伤。这三名学生成绩都很优秀,都是该校“尖子班”的学生。行凶者性格内向、沉默寡言、不爱交朋友,但平时没有和同学吵过架。死者生前性格开朗,两人没有发生过矛盾。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激起了杀人者如此强烈的仇恨心理呢?  

死者的母亲案发前收到该班的班主任发来的短信,得知孩子新学期考试成绩为616分,班级第7名、寝室第一名,而行凶者考了560分。行凶者曾向同学透露他的家人给自己施压太大,以前成绩好时干啥都行,现在成绩下来了,回家一开电视,立马叫他学习,还经常拿他和别人比……  

从短信中,我们似乎猜测出了些许原因。  

【说给家长】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的重要性。让孩子学会竞争,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和竞争能力成为当前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增强孩子的竞争意识、鼓励孩子参与竞争,对于孩子的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可问题是,很多父母只是简单盲目地让孩子去和别人去“争”、去“比”,没有让孩子理解竞争的真正意义;只关注到了孩子竞争的表象和结果,没有关注到孩子在竞争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宽容心态和道德品质。对于孩子来说,情感体验的焦点全部聚焦在了竞争的结果上:胜,则洋洋得意、沾沾自喜;败,则痛苦万分、心生怨恨。孩子一味地认为竞争就是不择手段地战胜对方,竞争就是“置人于死地而后快”。于是,原本有益的竞争变了味道,甚至走向了企图。尤其是家长的冷酷重压和指向性攀比,无疑是在孩子内心深处埋下了仇恨和嫉妒的种子,孩子兽性爆发的一刻,家长也被沦为了“教唆犯”。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