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濮阳教育在线 > 教育要闻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整本书阅读的好方法:读后分享

作者:高素平   文章来源: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4-15 17:27:30   

学生们在整本书阅读中除了获得“有形积累”,如阅读记录卡、写作素材本、思维导书、课本剧、推荐小海报等素材外,还收获了“无形积累”等读后的感受、启发,教师则为学生的提供了分享和交流知识的平台。  

学生们就相互分享阅读心得,他们先在小组中互动分享,再组织全班交流。互相交流的过程,就是对阅读内容进行抽丝剥茧、归类与总结的过程。  

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式活泼,这决定了思维导图将成为十分受欢迎的知识梳理与积累的手段。针对阅读内容,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提取文本信息进行记录,从而系统地理解文本。学生们在头脑中形成独特的思维链条,再运用个性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就呈现出了精彩纷呈、让人欣喜的阅读世界。  

连环画  

连环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不仅集故事性和艺术性于一体、成为一门独立画科,而且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学生们通过连环画及其创作过程,可以认识连环画的线条、色彩等美术语言,以及其独有的文图配合方式的审美创造;学生们通过连环画尝试运用多种表现形式,结合自身的想象力描绘事物、表达情感,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艺术创造力。如学生要创作《牛郎织女》连环画,就要详细地读文本,还要抓住细节描写、抓住关键词句,还要图文并茂地展示出来等。因此,学生们把一篇文章用连环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不容易,需要综合多种能力,那么核心素养也会在学生们身上悄悄发生。  

课本剧  

小学生表演课本剧是指以小学生所学的教材内容为基础、编排并表演一场戏剧性的演出,它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形式。  

首先,小学生表演课本剧可以促进学生们对教材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学习各个角色的台词和动作以及整个故事情节的脉络。  

其次,小学生表演课本剧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表演课本剧需要学生们分配角色并进行演出,这种表演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自信心、增强他们的演讲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表演过程中,学生们需要不断地练习、不断地尝试,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学生们阅读用心、准备充分,课本剧惟妙惟肖展示了《中国寓言故事》之《滥竽充数》、《三国演义》——《刘备称帝》当时的情景,受到了大家的一致称赞。  

批注分享  

学生阅读文本之前,教师可以进行批注方法的指导,以避免学生做无效的批注。批注的角度有多种,可从文章内容方面进行批注,如概括段意、针对内容发出疑问等;可从文章的结构方面进行批注,如文段中有哪些修辞、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手法;还可以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来理解语句,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等。多角度的批注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整体的结构感,加深学生们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帮助他们能了解文章的言语表达形式与技巧。  

摘抄分享  

摘抄是一个很好的阅读学习方法。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都有几本摘抄本,好词好句好段、好的修辞、好的篇章结构、学生们都摘抄了下来,有的学生还能做到及时仿写。  

手抄报分享  

办手抄报是一项综合实践活动,它能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培养学生们搜集信息、美术设计、书法写字等综合素养,因此学生们非常喜欢办手抄报。  

在阅读中,我专门开展“遨游童话世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们以不同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阅读状态。有的学生选择了课本剧的形式来表演、有的学生选择了绘制小报、有的学生参与了班级中的知识竞赛……这项活动有效推动了学生们整本书的阅读进程,取得了很好的阅读效果。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