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辅导员育人本领、增强育人实效,3月27日下午,濮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濮阳医专”)首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圆满收官,本次大赛于该校易明楼小报告厅举行。本次大赛特邀郑州大学水利与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任怡担任评委并作指导,濮阳医专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全体专兼职辅导员现场观看比赛。
本次大赛历时五个月,分为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环节。自2023年11月25日启动赛事以来,濮阳医专广泛宣传、精心组织,该校共计65名辅导员报名参赛。初赛为基础知识测试,重点考察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和业务知识;复赛为案例分析环节,主要考察辅导员对学生所思所想和成长成才规律的了解把握程度。经过层层选拔,最终有5名辅导员进入本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
初赛:基础知识测试
复赛:案例分析
决赛现场,按照比赛要求,在“谈心谈话”环节,参赛辅导员们需提前1组(约10分钟)抽题并根据题目要求以情景再现的方式开展谈心谈话。谈话结束后,参赛辅导员们需结合谈话情况进行简短总结,分析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并回答评委提出的1个问题。谈话限时10分钟,总结与回答问题各限时2分钟。本环节主要以情景再现的方式考察辅导员向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挫折应对、压力疏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
参赛辅导员们统筹把握案例的主要内容、探索问题核心进行抽丝剥茧、精准找到问题关键点进行攻坚克难、熟练运用理论知识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精确提供解决思路与学生谈心谈话,为学生答疑解惑并做好引导和指导,抓牢细节并深入总结谈话经验。
“我是来学习的,天天打扫卫生能专升本吗?”面对该校学生气愤的质问,该校护理学院教师张紫宁耐心倾听学生发泄自己的不满,从国家的教育理念、育人目标及专业素养方面剖析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从排斥到认同,深刻理解劳动教育对于当代医学生的教育意义。
“最近看你学习提不起兴趣,是不是遇到什么困难了?”该校护理学院教师苏彤心面对丧失学习兴趣的该校学生李菁,借用SWOT职业分析方法帮助李菁分析自己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让李菁重拾学习信心。
该校学生小黄家庭贫困,却因面子问题放弃助学金的申请,更是放弃食堂勤工助学的岗位。该校药学院教师于小浠耐心地向小黄介绍国家助学金的相关政策,并举出实例引导小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她在学生情绪崩溃的时候给予学生拥抱,让学生打开心结、直面自身问题。
“失恋不可怕,要勇敢面对这个事实,感情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活的全部……”面对该校学生嘉琪因失恋产生想要退学的想法,该校护理学院教师苗淼妙从安抚情绪、共情赋能、主动分享等不同角度引导她,帮助她走出情感困难。
该校公共卫生学院教师刘天彪以粉丝的身份了解到自媒体创业该校学生小张的创业初衷,分析小张以博眼球的获取流量的行为带来的后果,鼓励小张与学校融媒体合作、传播正能量,为构筑清朗网络空间贡献青春力量。
在比赛过程中,该校辅导员们展现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和优秀的谈话疏导、案例分析能力,展现出了优秀的专业教师素养和“爱生”“为生”“护生”的教育情怀。
经过激烈的角逐,于小浠获一等奖;苗淼妙、刘天彪获二等奖;张紫宁、苏彤心获三等奖;该校护理学院获优秀组织奖。
最后,任怡对此次大赛进行点评。她对该校参赛辅导员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肯定,他们最大程度地还原了辅导员的育人日常和职业风采、展现了辅导员良好的职业素养,并根据他们的现场表现提出宝贵建议。她表示,辅导员是一份神圣且伟大的职业,以爱育人、以心育心,与学生共同成长是一件很有魅力的事情,鼓励濮阳医专辅导员将比赛中的好做法、好传统带到工作中,不断学习、提升能力,做好学生成长成才的知心人、热心人和引路人。
本次大赛后,任怡以本次大赛赛事解读为主题,结合自己国赛、省赛的备战和参赛经历,从赛程设置、应试技巧及参赛感悟等几个方面与该校在场辅导员展开交流,从基础知识测试、案例分析、谈心谈话这三大环节对比赛项目中的重难点进行剖析,为该校辅导员老师们的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本次比赛对标省赛赛制,将辅导员在理论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工作中的所思所学融入比赛,为该校全体辅导员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和观摩学习的良好平台。这有助于提升辅导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以赛促练、以赛促训、以赛促学、以赛促建的目的,进一步加强了濮阳医专辅导员队伍建设,助推该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