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追“新”逐绿 河南何以动能强劲?
——“美丽河南面面观”系列观察之增长篇

作者:陈辉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 》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9-09 10:05:49   

1.jpg

9月1日,洛阳市宜阳县樊村镇,风电机组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卫超 田义伟 摄

零碳工厂增动力、光伏绿电上屋顶、低空经济“展翅飞”,在追“新”逐绿的浪潮中,绿色制造成为推动河南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动人的底色。

如今的中原大地,绿色动能澎湃,绿色发展喜人。我省一方面推进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激活转型发展动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上半年,全省规上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高出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9个百分点,更多“绿色工厂”正澎湃着新质生产力的强劲动能。

让工厂变绿

化肥是最传统的行业之一,我省最大的化肥生产企业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却跻身国家级绿色工厂之列,通过大力发展绿色循环经济,把资源吃干榨净、变废为宝,连续13年获评国家能效“领跑者”标杆企业。

心连心集团每天消耗的煤炭在1万吨左右。为了减少碳排放,企业通过技术攻关,自主研发了双塔精馏生产工艺,将废弃的二氧化碳再利用,生产出“食品级”二氧化碳和纯度更高的“电子级”二氧化碳,每年可收集二氧化碳150万吨。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落实绿色低碳产品创新、绿色工厂提质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提升等十大行动,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已形成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四级联动的绿色制造培育机制。

同时,我省还逐业逐企推进数智融合赋能,分行业发布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指南,加快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全省正开展“一企一策”数字化绿色化入企诊断,高标准推进一批绿色低碳改造项目,打造一批“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低碳”典型应用场景。

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培育省级及以上绿色工厂1210家、绿色工业园区74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27家,绿色设计产品型号184个。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中部六省第一。

“下一步将扎实推进10个传统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深入实施绿色工厂提质扩面计划,加快打造绿色制造体系和绿色低碳标杆,力争今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500家左右,全面提升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供给能力。”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让产业变强

绿色生产力就是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新能源、储能、碳捕集等前沿技术加快突破,越来越多的绿色技术创新加速转化为产业增长点。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报告,到2030年全球绿色技术市场规模可达10万亿美元。河南在该领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在焦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将氟化氢、氟化锂等氟化工材料提纯、过滤、合成、结晶,生产出锂电池的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一举成为新能源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

在濮阳,河南省君恒实业集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突破“卡脖子”技术,将地沟油炼成生物航油,年生产能力达30万吨,生产规模居全国第1位,成为全国首个获民航适航认证的民营企业。

在郑州航空港区,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储能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配备工艺先进的Pack全自动化产线,可兼容源网侧、工商业全场景产品制造,致力打造中部储能产业示范标杆。

构建循环链条,壮大环保产业。我省加快郑州、洛阳、安阳、焦作等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建设,推动工业园区构建循环再生产业链条,大力培育无废企业、无废园区。2024年,河南节能环保产业产值达到2860亿元,同比增长5.5%。

向“新”前行,逐绿而进,竞逐新赛道,培育新动能,一幅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新画卷正在中原大地徐徐铺展。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