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河南大学学子赴台前县开展调研 探寻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转型之路

作者:宋歆雨 孟中天 白家豪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8-25 10:14:33   

近日,河南大学学子宋歆雨、白家豪等人组成调研组,深入河南省濮阳市台前县,围绕当地羽绒产业新质生产力应用与生产效率提升展开专项调研。作为全国重要的羽绒加工基地,台前县正以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技术重构产业逻辑,其探索路径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此次调研旨在探究新质生产力如何为传统产业转型注入动能,以为更多传统产业升级提供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智能分拣:从“人工挑绒”到“秒级分选”的跨越

在鹏达羽绒的智能分绒车间,调研组见证了新质生产力的“硬核”实践。该企业自主研发的复合式羽绒分毛机搭载AI视觉识别系统,可在1秒内完成对羽绒绒朵大小、杂质含量的精准检测,并通过气流分级技术实现90%以上纯度的高端羽绒生产。“这套设备让分拣效率从每天8吨跃升至15吨,人工成本降低60%。”该企业负责人介绍,这套设备还能根据订单需求动态调整分选参数,满足高端服饰、医疗用品等多元场景需求。

台前县另一龙头企业中威新塘则打造出“黄金六小时”极速供应链体系:通过物联网技术将山东养殖基地的羽绒原料运输时间压缩至6小时内,配合智能仓储系统实现“早上宰杀、下午分绒”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其亚洲单体量最大的现代化双机水洗生产线仅需3名工人操作,每天处理羽绒达28吨,生产效率较传统工艺提升300%。

数字孪生:重构生产全流程的“超级大脑”

在波司登(哈尔滨)羽绒服装智能制造工厂的启发下,台前县多家企业引入工业互联网GiMS系统,实现生产数据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在某企业负责人展示的中控大屏上,订单完成率、设备效能、能耗数据等127项指标动态更新,系统可自动优化生产节奏,使订单响应速度提高30%、库存周转率提高40%。

绿色革新:新质生产力的生态价值释放

新质生产力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更推动产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该调研组发现,台前县不少企业运用新质生产力理念,对羽绒清洗、烘干等工艺进行技术革新,引入环保型洗涤剂和节能设备,不仅减少了污水排放和能源消耗,还提升了羽绒的蓬松度和保暖性,产品溢价空间显著增加。“在传统工艺下,每吨羽绒的水处理成本要2000多元。现在通过新技术改造,成本降了一半,还能拿到环保认证,产品更受高端市场青睐。”当地一家企业的技术主管补充道。

企业对话:转型中的痛点与破局之道

在与十余家企业老板的座谈中,该调研组捕捉到传统产业升级的真实脉搏。一位张老板坦言,初期投入50万元引入智能分拣设备时曾犹豫,但半年节省的20万元人工成本让他尝到甜头。该调研组建议中小企业可先从数字化管理系统切入,逐步降低转型门槛。一位李老板提到,其企业与高校合作研发的抗菌羽绒工艺使产品单价提升40%,但中小企业普遍面临技术对接不畅问题。该调研组表示,将推动建立“高校实验室-企业适配中心”,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可直接应用的“技术模块”。某企业负责人指出,高端技术人才年薪超30万元,远超本地薪资水平。该调研组建议探索“候鸟式”人才机制,通过短期项目合作缓解用工压力。

理论升华:新质生产力的“台前模式”

经过此次调研,河南大学调研组认真总结,提出了传统产业发展困境的破局之道——“三螺旋模型”:

1.技术驱动层:通过智能设备、数字技术实现生产效率跃升。

2.要素重构层:优化劳动力、数据、能源等要素配置。

3.生态协同层: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网络。

此次调研,不仅加深了大家对台前县羽绒产业发展的认识,更为新质生产力赋能传统产业路径的后续研究搭建了桥梁,让学术研究更加贴近产业需求,为传统产业转型注入新动能。台前县正以羽绒产业为支点,撬动传统制造业实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历史性跨越。随着“世界羽绒看中国,优质羽绒看台前”的产业愿景逐步实现,这场效率革命的涟漪效应,将持续激荡更多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之路。㉔

(本文部分数据来源:台前县羽绒产业发展报告、河南大学调研组实地调研记录、企业公开技术资料)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