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微信开通已读功能?读懂被指尖支配的恐惧(锐评)

作者:  文章来源:《 河南日报 》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8-11 09:38:52   

微信是否会开通已读功能,是很多网友长期以来关心的问题。有网友表示,反对微信开通这项功能,该功能可能会暴露阅读状态,导致社交压力。近日,“微信派”发文明确表示,微信从一开始就没有已读功能,以后也不会有。

微信已读功能这个话题,年年有人问,年年在辟谣,堪称热搜榜的钉子户。早在2018年的微信公开课上,微信团队就曾阐述过他们的设计理念:希望用户在微信中感受到的是无负担的使用体验。微信用户之所以普遍反对已读功能,正是出于使用体验的考虑。不妨试想一下,如果微信真的推出这项功能,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场景:已读不回、已读乱回、已读已回、未读未回、未读乱回……

时至今日,微信已不仅仅是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同时也构成了一个庞杂的个人社交网络。朋友圈里,未必都是真朋友,也有很多“点赞之交”,甚至社交礼仪的冗余。出门在外,交换微信已经成为一种常规动作,就像当年彼此交换名片。但是,有多少名片在交换到手之后,就再也没有被人拿起?显示“已读”但对方迟迟不回复,对信息发送者来说会感到失望、沮丧、忐忑,对信息接收者来说体现出信息发送者对时间的“剥夺”,在办公类软件上尤为明显。

“已读”就像一个实时监视装置或倒计时按钮,人们的自我时间被压缩,精神压力也增大了。微信不提供已读功能,既是为用户保留一定的隐私空间,也是为社会交往保留一点体面——如果对方不想回复,又何必苦苦相逼?

实际上,微信用户抵触已读功能的更大原因在于,微信普遍被私器公用。借助移动通信技术,不少用人单位将管理触手伸入私人社交媒体。单位有大群,部门有小群,项目有临时群,客户有对接群……有时候,明明已经下班回家,但随时随地都可能被“@”。“群”起而攻之的局面,令打工人苦不堪言却无力吐槽。形形色色的工作群,是隐形加班的重灾区。如果微信有了已读功能,那就意味着打工人彻底失去了最后的庇护所,这无疑令人感到痛苦。

微信多次明确表示,不会加入已读功能,大家可以放心了。与此同时,劳动监察部门也不妨读懂那些被指尖支配的恐惧——已读功能之所以令不少人望而生畏,是因为隐形加班无孔不入。如何保障数字时代的劳动权益,值得引起更多的思考。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