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综合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致孙鸿烈的一封信

作者: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17 15:47:36   

编者按:中国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院士,第八届、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孙鸿烈是“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的儿子。几年前,作家穆伟到孙鸿烈家中拜访并告诉他要写一部关于孙健初先生的专著,书名为《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孙鸿烈是一位十分严谨自律和低调的人,他向作家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出版关于孙健初的书籍要有专业权威出版社出版发行。二是不要以孙鸿烈名义来宣传孙健初。三是不要用“中国石油之父”做书名。穆伟为孙健初的精神所激励,他经过多年挖掘孙健初事迹,特向孙鸿烈写了这封信。  

1.jpg

穆伟到孙鸿烈家中拜访  

尊敬的孙鸿烈院士您好:  

我们称孙健初先生为“中国石油之父”,是一件实至名归的事,用这一称谓作为他的传记书名我有足够的理由和依据。  

首先,权威媒体多用此称。《光明日报》2002年4月8日刊登《记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先生》;《中国档案报》于2016年3月9日发表《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的石油梦》,《地球》杂志、《酒泉日报》等10多家媒体多次使用这一称谓。尤其是中央电视台二套播出的大型历史记录片《河西走廊》第十集详细客观地介绍了中国石油的发展史之后,明确地称孙健初先生为“中国石油之父”。  

其次,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雕塑铜像《健初探油》、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收藏的雕塑铜像《戈壁寻梦》在底座铭文上都清楚地刻着“中国石油之父。”博物馆是严肃公道见证历史的地方,是形象的记忆、凝固的史册之所在。  

再次,这是“石油摇篮”玉门人的共同心声。我曾到玉门、酒泉多地采访,其干部职工都称令尊为“中国石油之父”,在纪念孙健初先生诞辰118周年座谈会上,大家都是这样尊敬地称呼令尊。玉门油田是中国石油工业的起点,摇篮里的呼喊最纯真。  

还有《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成稿后,我征求了与孙健初先生共同创业的老科学家子弟们的意见,有靳锡庚先生的儿子靳鸿中、有王曰伦先生的女儿王中怡等人,他们对书名、内容、封面都十分赞同。  

诸多理由归根结底基于一个最根本的事实:那就是孙健初先生亲自调查发现并主持开发了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他老人家还亲自为老君庙一号井、二号井多个井位起了名字,正像令尊大人给您起名字一样,给了他的儿子们一个永恒的印记。  

有人讲,“中国石油之父”的美誉谁先研究石油就应该给谁。那么1700多年前西晋时期的张华、唐朝宰相李吉甫早就有所研究而且有文字记载,为什么没被称为“石油之父”呢?因为他们仅是研究而未开发、仅是开花而未结果。袁隆平之前有研究水稻的人,钱学森之前有研究导弹的人,但那些人都不能称之“父”,到是可以称之“爷”、之“伯”。父亲只有一个,谁孕育并使生命诞生谁是父亲,谁亲自探明发现并亲自开发中国自主产权的第一个油矿,谁才可称为“中国石油之父”。一个人的美誉不是自己人吹嘘出来的,也不是某个机构发文命名的。孙健初在人们的心中,他像一匹戈壁滩上的骆驼,吃苦耐劳、不图名利,为中国石油事业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他老人家逝世已经65年了,人们仍然在思念他、赞扬他,是对他的尊敬、也是对科学的尊崇、更是对历史的尊重。  

“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是过去的、是现在的、更是将来的,我们一定满怀崇敬的心情宣传他、学习他、传承他。  

穆伟敬上 

图片2.png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