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濮阳市第九中学举办了“非遗进校园,文化共传承——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聂氏麦秆画走进濮阳市第九中学”活动。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濮阳市文联副主席、濮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刘小江,濮阳市非遗保护中心业务部主任李茜子等人应邀参加开幕式。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聂氏麦秆画、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聂远征应邀走进第九中学传授麦秆画技艺,为学生带来了一场传统文化的盛宴。
刘小江在开幕式上为学生们讲解了什么是非遗、保护非遗的意义及我市非遗传承保护取得的成就。刘小江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人类的共同财富,它的传承与创新发展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非遗进校园则是当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以及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将非遗文化融入基础教育,培养学生文化自信、树立民族自豪感,实现文化育人的重要方式。
濮阳市第九中学校长曾祥梅指出,非遗课程进校园,能有效的拓展学校教育的广度和深度,是当今教育发展的目标所向,是学校开展丰富教育活动的保障,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改变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学校非遗课程的开设使枯燥的学习变得丰富多彩和灵活生动,既让学生体会到了非遗项目绝佳的技艺,也传承了伟大神圣的民族精神,是德育、美育内容的重要来源。学生通过课程进行学习,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内心的文化底蕴,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让他们学会了做人。因此,非遗课程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成分,非遗课程进校园的施行有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根本任务。
开幕式上,聂远征授予市第九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美育工作坊”牌匾。市九中党支部书记、校长曾祥梅,市九中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李德军为聂远征颁发了“第九中梦想绘画社团非遗课程(麦秆画)指导教师”聘书。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