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文化•旅游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回忆录:纪念孙健初先生(二)

作者:叶连俊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5-16 11:08:58   

前言:2022年11月10日是中国石油之父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逝世70周年,为了纪念孙健初先生,我们选编了10篇院士专家撰写的回忆文章,介绍孙健初的事迹,宣传孙健初的精神。本文转载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叶连俊同志的文章。  

孙健初,字子乾(1897年——1952年),濮阳县白堽乡后孙密城村人。  

孙健初是我最敬爱的老师 

我是1938年认识孙先生的,应该说我们是中央地质所的同事。见面不多,从仅有的几次的接触使我印象深刻,他的道德风范、敬业精神,他为国家为人民事业的奋斗精神,都值得我们学习。我举几件平凡的事情来说明。  

1937年,我从北京大学毕业后考入地质调查所。1938年春天,战事紧张,地质调查所不久搬到长沙。形势更加恶化,又从长沙到重庆。这在当时是非常不简单的事情。我们极其为难的时候,孙健初说他带我们去重庆。穿过洞庭湖到武昌,要买船票是非常困难。孙健初费了很大的劲才弄到几张船票,但孙健初一家人让我们先走,他们在那里等下一班船。当时人心惶惶,都争着逃命,说明孙健初对年轻人是多么爱护。  

我到地质调查所的第一件事是派我去秦岭调查,所长是黄汲清。我们一行两个人,我和关士聪同志,他现在已经病得不能讲话了。怎么去呢?到那么复杂的地区,地质地理都复杂,不过那时年轻也不怕,说去就去。我们都很年轻,两个人加起来不到50岁,我刚毕业两年,知道去很难,心里有点虚。这时孙健初来了,告诉我们:那里是很困难的地方,治安也不好。你们先到徽县、成县(属甘肃省管辖)看看。到双十铺下车——就是《三国演义》上六出祁山的地方。那里工作的人很多,交通也比较方便。我们就按照他的部署去了,结果工作做得还不错。  

后来,孙健初主持兰州地质调查所的工作,打算派我去的时候,恰逢工作上需要我到昭通去调查,也就没去兰州,没有更多的机会和孙健初在一起,非常遗憾。  

我到南京时,孙健初已经在所里,他总是在野外工作的多,常去调查。孙健初和所有领导不一样,他常领着爱人到宿舍来看我们。孙健初的道德风范,对年轻人的关心爱护培养,确实让我学习到很多。后来,我知道他一直在西北,在玉门一带调查,终于发现了玉门油田,它的意义是显示了中国大陆是出油的,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意义就非同小可了。不仅我们地质人员高兴,领导也很高兴。外国人说中国贫油,他这是冒着风险,以执着的、不怕死的精神搞出来的,给了中国人民开发石油工业的信心。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