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2年11月10日是中国石油之父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逝世70周年,为了纪念孙健初先生,我们选编了10篇院士专家撰写的回忆文章,介绍孙健初的事迹,宣传孙健初的精神。本文转载了石油工业部原部长唐克同志的文章。
孙健初,字子乾,(1897年——1952年)濮阳县白堽乡后孙密城村人。
1997年8月18日,是孙健初诞辰一百周年。纪念会上来了很多老同志,还有科学院的老领导武衡同志。我百感交集,有许多感想,简要地说一说。
孙健初离开我们已经45年了,因为我对他的印象很深刻,所以现在还记得一些事情。
第一个印象,他有着一种忠诚的敬业精神,也就是地质事业精神。由于有玉门油矿的开拓精神,我把它叫做石油精神。现在,我们要花大力气教育年轻一代怎样像孙健初先生那样来敬业,很有现实意义。报纸上经常有一些关于敬业的文章,写的人看的人都很费劲。孙健初那时候是很艰苦的。当年没有汽车,也没有信息,只是靠两条腿走路,骑着骆驼搞地质调查。让现在年轻人知道,这就是敬业精神,没有这种敬业精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是爱国精神。我来石油系统,感到石油工业很重要,但是我不懂,是外行,我喜欢搞重工业。翁文灏著的书里有句诗:“过关塞而寄感于兴亡”(《锥指集》43页),看了很多野外边关要塞,有一腔爱国的情怀。孙健初是实实在在的很特殊的爱国主义者。敬业爱国,今天才有现实意义。
第三,是爱党。我跟他接触不多,但还是有过实在的接触。他尊重共产党,对党的领导人发自内心的尊重,他由衷的爱护共产党,拥护共产党。
第四,他为人厚道朴实。他没有那种专家的傲气,是一位干实际工作者的风度,又是一个学者的风度,对人的态度很诚挚纯朴,这在我印象中非常深刻。
孙健初的死,我后来想起来,感到很内疚。我去他家看过,他家房子坐南朝北,房间的烟囱不畅通,可能是大风的关系。我当时是副局长,是管事的,这种不幸完全是可以避免的。如果我当时找人给检查一下,或请一个老北京人给看一看,或许就可以避免发生这样的不幸。今天这个会上,我表示个人的遗憾和怀念。
孙健初的精神不死,他的人格和精神与日月争辉,与天地长存。他确实是一位很值得学习、纪念的同志。
1997年8月18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