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2022年11月10日是中国石油之父地质学家孙健初先生逝世70周年,为了纪念孙健初先生,我们选编了10篇文章,介绍孙健初先生的事迹,本文选自《中国石油之父孙健初》一书。孙健初,字子乾,(1897一1952年)濮阳县白罡乡后孙密城村人。他骑着骆驼,翻越祁连山,跋涉戈壁滩,发现了中国人的第一口油井,开发了新中国第一个石油工业基地玉门油田,被誉为中国石油之父。他对黄河有着特殊的感情,88年前就考察了青海、甘肃、河南等沿黄八个省,发现了黄金、钢铁、煤炭等48个矿种,写下了著名的《黄河上游之地质与人生》的报告。他确定他的老家濮阳地下有石油,为后来东濮凹陷的发现奠定了基础,也为中原油田的建立埋下了伏笔。
孙健初这位来自中原大地黄河岸边的汉子,对黄河有着特殊的感情。他沿黄河考察了上中下游两岸的地质地貌。春日的阳光温暖和煦,为荒凉的大西北带来了点点绿色。孙健初、侯德封沿着黄河,经过12天的车马劳顿,于19日经绥远到达了甘肃。孙健初看到,黄河在黄土高原的山间奔流,水流湍急,波涛汹涌,气势宏伟。看着东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水,孙健初陷入了沉思。黄河如此绵长,她的确给沿线人民,包括自己的父老乡亲带来了一定的灾害,但更是在用宽广的胸怀泽被万物啊。
“子乾君,你看这西部荒凉的黄土地,多么有沧桑感啊!”侯德封的感叹,将孙健初从对黄河、家乡的思绪中拉回。原来,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来到了甘肃省皋兰县。皋兰县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到处是荒凉的黄土地,地质作用让这里沟谷丛生,与中原一带相比,又是一番景象。孙健初和侯德封在这里稍作休整,又向邻县永登县进发。随后,他们以永登县为起点,带着研究地层学与大地构造学的专门课题,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地质调查工作。
在这半年里,他们先后到达过南山(祁连山)东部、景泰、皋兰、靖远、武威、张掖、海原、中卫、豫旺、阿拉善、狼山等地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西北地区打造得荒凉而又独特,孙健初和侯德封每到一个地方,都感觉自己进入的是地质的海洋。他们忘我地工作,细心地进行地质考察,不知不觉间半年时间就过去了。刚来的时候还是暮春,返回时已是浅秋10月。夏天也是西北最为炎热的时候,光照时间长,水分又少,但因为沉浸在地质调查的一个又一个新发现中,他们反而并没觉得有多么艰苦。
在永登一带,孙健初发现,“鼓浪系存在于都兰、古浪和永登等一些地区……其总厚度预测约两千米。”也是在这一带,孙健初和侯德封还发现了珊瑚化石,这让两人感到非常的惊喜。因为搞地质的人都知道,化石是非常重要的,它堪称地质工作者的“眼睛”,透过化石的形状、所在层位,可以推断此地层所处的地质时代。孙健初和侯德封在古浪系中发现了珊瑚化石,非常雄辩地证明,古浪系的地质时代,属于志留泥盆纪。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进展,因为在此前,就曾有地质学家提出,古浪系可能是属于地质时代的志留泥盆纪,但由于仅仅是推想,没有被证明过,地质界一直怀疑这种推想。现在,孙健初和侯德封在这里的古浪系中发现了珊瑚化石,可以将一切怀疑给打消了。于是,二人立即将化石标本寄回中国地质调查所。
在南山东部地区,孙健初和侯德封发现,侏罗纪沉积作用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强烈造山运动和分布很广的剥蚀作用,绝大部分侏罗纪沉积受到移积。在窑街、铁麦沟、红沟,二叠纪或者二叠——三叠纪地层被上部侏罗系不整合覆盖。同时,两人还在层系中发现了鲨鱼化石。由于该地层在地质上尚无名称,孙健初和侯德封建议,根据窖街的名字,将该地层命名为窖街群。类似于这样的新地层,孙健初和侯德封在南山一带调查中还发现了数个,他们都一一命名,如俄博系、龙凤山系、窖口系等,后来,地质界承认并沿用了这些名称。
进入宁夏地区后,孙健初和侯德封对贺兰山一带的地质构造,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对一些地质层系,也都有新的解释。
10月份,当他们踏上从宁夏返回北平的路途时,收获是沉甸甸的。对于孙健初、侯德封、曾世英、周宗浚的这次黄河上游的地质调查之行,地质调查所的报告书中给予了高度评价。报告书中如此叙述道:“除了测成二十五万分之一黄河上游地质图外,关于地层化石之贡献,计有(一)于向来时代不甚确定之南山变质岩系内,找到含珊瑚化石之石灰岩薄层,因知其一部分之时代,当属志留泥盆纪;(二)于永登县窖街附近发现鲨鱼化石,其时代属上侏罗纪或白垩纪;(三)对于贺兰山之地质构造,有详细研究,并有新的解释。”
从黄河上游回到北平后,孙健初和侯德封合著了《南山及黄河上游之地层》,刊登在《中国地质学会志》15卷1期上面。《南山及黄河上游之地层》,从较为专业的角度,对黄河上游及南山地区重要地层按顺序给出了一些粗略的概念。同时,两人还用英文合著了另一篇学术文章《兰州西北——地质剖面》,较为专业地论述了兰州西北的地质情况,发表于1938年的《中国地质学会志》第14卷第1期上。
一般来说,地质工作者到某个地区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完毕后,都会写出专业的学术报告或者学术论文,很少会涉及到其他方面。孙健初也一样,他此前到其他地方进行地质调查,写的论文或报告也基本上都是纯学术方面,鲜有对生命、人生、社会等其他方面的思考。如果按照以前的习惯,在写出《南山及黄河上游之地层》和《兰州西北——地质剖面》两篇专业性文章后,孙健初和侯德封此次赴黄河上游进行地质调查的任务也就算是圆满完成了。为撰写《黄河上游之地质与人生》的报告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