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节来临之际,为让市民更好地了解春节的风俗习惯和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9日下午,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市非遗大讲堂举办了一场以“守望乡愁,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濮阳春节民俗文化讲座,来自濮阳市文化系统的干部职工和部分小学生40余人到场聆听。
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市文联副主席、市非遗中心主任刘小江作为主讲,他从二十四节气、中华第一龙、腊八节、除夕迎春、正月十五等相关年俗文化说起,为大家介绍了春节起源于濮阳一带的研究成果,将祭灶、年夜饭、除夕守岁、放鞭炮、贴门神、压岁钱、拜年等传统习俗娓娓道来,并现场展示了高新区刘堤口村刘功友手工制作的木版年画、濮阳县五星乡邢氏鱼灯笼、清丰县阳邵乡赵庄的花灯笼,介绍了捏黏米灯盏、春饼壮馍、吃饺子、煎年糕、唱大戏、社火、赶庙会等春节民俗中所蕴涵的喜庆吉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心愿。朗诵爱好者张凯、张艳鹏、小学生罗文彤、吕沐凡、徐才耀先后朗诵了刘小江主任创作的散文及诗歌作品“儿时的年夜饭”“渐行渐远的礼节——磕头”“乡愁,一群飞翔的麻雀”“乡愁里的后郭村”“腊八鼓”等,那质朴的的文字,浓浓的乡情,感动了在场所有的人。现场气氛欢快热烈,年味浓浓。
活动最后,大家纷纷点赞濮阳民俗历史底蕴的深厚,文化的灿烂,二十四节气文化源头在濮阳更是让大家惊喜不已。刘主任说:传统节日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主要功能在于让现代人宣泄与表达情感,实现精神愉悦与身心放松,更加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满足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大家表示,通过讲座进一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近距离感受了传统民俗文化的魅力,并期待春节期间和父母一起亲身体验各种民俗活动。
主办:濮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濮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文:李茜子
图:麻琳、张艳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