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1月,在经历两年半的延安整风运动(1941年5月—1945年4月)之后,因党的七大(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共755人,其中正式代表547人,候补代表208人,代表着全党121万名党员)延期召开,部分七大代表将奔赴抗日前线。
毛泽东出于对太岳革命根据地、太岳军区、晋察冀中央分局、中共山东中央分局工作的高度重视,特意邀请七大代表、即将奔赴三地抗日前线的六位革命战友吃饭,为其饯行,共同探讨分析全国抗日战争态势,三个抗战基地的革命形势,面临的困难、工作重点、使命责任,开创地方和军队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构想,以及所在地区对全国抗日大局的重要影响。
临别,毛泽东殷殷嘱托六位革命战友,要牢记党中央的深情嘱托,不负人民的厚重期望,不断拓展抗日基地,快速壮大革命军队,为早日驱逐日寇,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在国际上有中华民族尊严的新中国而努力奋斗。
六位革命战友分别是:
王鹤峰,河南省濮阳县人。时任八路军决死一纵队党委书记兼政治部主任,拟任太岳军区代政委兼太岳区党委副书记(政委薄一波,司令员陈赓),不久后任太岳区革命根据地党委书记兼太岳军区政委,后任中共黑龙江省委书记、中共中央监委驻中共中央东北局监察组长、中共中央纪委常委。
杨奇清,湖南省平江县人。时任八路军总部保卫局局长,拟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社会部部长。后任国家公安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李葆华,河北省乐亭县人。党的创始人李大钊长子,时任中央党校第三支部书记,贺龙同志政治秘书。拟赴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分局委员、组织部部长兼党校校长。后任中共中央华东局书记兼安徽省委第一书记,贵州省委第一书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兼党委书记,中央委员,中顾委委员。
许建国,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人。即将返回中共中央北方分局(又称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任社会部部长,兼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公安处长和边区政府党团书记。后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
舒同,江西省东乡县人。时任中央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兼宣传部部长,拟任中共山东分局委员兼秘书长、分局学习委员会主任,后任中共陕西省委书记,中顾委委员。
赵明新,山东省乐陵县人。时任中共清河特委委员、宣传部部长,拟任中共胶东区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后任中共上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红色故事撰稿人:于凌宇,系王鹤峰同志亲属,中国科协院士专家报告团著名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知名校友,曾任国家工信部处长,后作为濮阳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层次科教领军人才,调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科研处长兼政法系党总支书记,三级教授。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