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这首气吞山河的诗词《沁园春.雪》,是怎样写成的?表达了一代伟人什么胸怀、什么志向?
6月27日上午在濮阳桃花岛15期读书会上,濮阳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读书会顾问闫巧云做了从《沁园春.雪》体悟党的初心使命专题讲座,为大家探讨解析,共忆那段峥嵘岁月,铭记初心使命,抒发爱党情怀,庆祝共产党百年华诞。
1936年1月,中共中央决定东征。在陕北清涧,一场大雪过后,毛泽东面对雪后初晴的高原风光,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从延安飞重庆,同国民党进行了43天的谈判。在重庆,应著名人士柳亚子之邀,毛泽东手书重写《沁园春.雪》这首词赠他,并在回延安之后公开发表。闫巧云讲述了这首诗词写作的背景、发表的过程。她说,毛泽东在东征前写出《沁园春.雪》,看似写景,实是表达了他对万里长征到陕北,对即将开始的东征、对中国革命必将胜利的信心喜悦心情,面对当时红军遇到的困难,他缅怀几千年来的历史人物,叹“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感叹他们文治武功的不足,没有真正济世救民的胸怀,指出今朝的风流人物,就是革命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远远超过历史上曾建功立业的人物。时隔9年再写这首诗词,表现了毛泽东作为共产党领袖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要带领人民夺取革命最后胜利的伟大抱负,从而鼓舞人民的斗志,增强人民夺取胜利的信心。闫巧云在第三节主要讲了《沁园春.雪》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她说,从这首诗词里可以体会到毛泽东表达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自信和气魄,体会其中承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体会其中饱含的人民意识。今天重温这首诗词,让我们更感到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只有不忘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才能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一步步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九三学社濮阳市委主委、桃花岛读书会顾问霍向红在发言中说,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才能带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听了闫巧云的讲座,更感到人民的力量,更感到红色江山来之不易,是一次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
濮阳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魏胜先发言说,闫巧云主席的讲座,表达了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敬之情;深入浅出的讲述,加深了大家对毛泽东诗词的理解,增强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根植人民,奋斗新时代、建设现代化强国的信心。
濮阳市委党校教授李瑞芳说,从《沁园春.雪》体悟党的初心使命,闫主席的讲座选题好、立意深,是党史学习教育的好教材。
桃花岛岛主、读书会创办人王凌童、市公安局退休干部江冀平、市戒毒所干部李利芳、市优秀志愿者陈万春等先后发言,他们认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桃花岛读书会举办这样的读书活动,增强了大家对党的宗旨的认识,加深了对共产党百年历史的认识,增强了学党史、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是生动有益的党课。
濮阳市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濮阳感恩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读书会创办人胡新会主持读书会,并播放了他和胡翔蔚创作、商丘朗诵学会秘书长李玉梅(远方)配乐朗诵的《我为党的生日歌唱》诗歌,表达庆祝党的百年华诞的深情。
市妇联党组书记、主席、读书会顾问闫巧云
九三学社濮阳市委主委、读书会顾问霍向红
市全民阅读促进会会长魏胜先
市广播电视台高级记者、濮阳感恩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读书会创办人胡新会
桃花岛岛主、读书会创办人王凌童
市委党校教授李瑞芳(右一)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