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文化•旅游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全力打造濮阳“中国世界双第一”金名片的建议
​——“中华第一龙”和“世界第一天文图”体现濮阳对中国文化和世界科技的两大标志性贡献

作者:​于凌宇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20-08-07 08:51:26   

在普通人眼里,天文学家“观天”,考古学家“翻地”,无人会相信考古学家能在黄泉之下、古墓之中找到6500年前蚌塑的北斗天文图!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冯时却说:濮阳西水坡45号墓泄露了“天机”———墓主脚下的蚌塑三角与两根腿骨合摆的图像,就是天上的北斗。发现北斗后,濮阳市西水坡45号墓出土的龙虎成为四象中的青龙、白虎,具有了天文学上的意义。  

图片1.png

在西水坡考古发掘之前,中国殷商以前的天文学曾被中国的“疑古派”和外国的“疑中派”视为一张白纸,特别是外国的“疑中派”总是寻找各种借口,强调中国文化自西方而来,甚至认为中国最传统的“四象二十八宿”也是从印度、巴比伦或埃及“偷”来的。  

濮阳西水坡45号墓墓穴平面图被确认为天文图后,这些人再也不敢胡说八道了。  

如今,“濮阳天文图”已被载入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卢嘉锡总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天文学卷》第一章第一节,在该书上,这一新发现以7页的鸿篇载入史册。  

6500年前“濮阳蚌塑天文图”的发现,让中国天文可考的历史一下子提前了3500多年,它比之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在埃及金字塔内发现的天文图还要早2000多年,比巴比伦的界标天文图更是早了3000余年。  

因此,无论从文献学或考古学来探究,中国天文学都是世界古天文史上最先进的科学。  

在6500年前的濮阳,我们的先人就把天空解读得滚瓜烂熟,创造出了人类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先人们在西水坡45号墓中,以蚌壳摆塑图像及其独特的墓穴平面图,将自己“观天察地”的成就阐述得美奂绝伦。而今天,我们能发现并读懂先人留给我们的这部“天书”,这不仅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荣誉和骄傲,更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我们一定要百倍珍惜,科学开发,广泛宣传,高效利用,使其产生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濮阳天文图”的横空出世,是震动世界的重大发现。它也同时向世人昭示:现在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但在远古时代,中国是在离开世界的情况下独立发展起来的。  

“中华第一龙”固然厉害,但它的影响基本局限在华人世界,体现的是濮阳在人文方面对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贡献;而“世界第一天文图”的影响却是整个世界,体现的是濮阳在科技方面对世界文明的标志性贡献。这两大标志性贡献,不仅是濮阳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惊世成就!  

今天,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成功,再次震惊了世界。  

为此,建议濮阳市委、市政府,能借助国家成功组建”北斗导航系统”的惊世效应,及时跟进,尽快组织文旅、广电、报社、宣传、规划、设计、城建、发改等相关部门,合力攻关,科学谋划,精心设计,全方位打造包装,并面向海内外大力度宣传推介,顺势推出濮阳”世界第一北斗天文图”和”中华第一龙”两块金名片,营造“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和“濮阳北斗天文图”两个北斗的浓厚氛围,让全国和全球认识濮阳对中国文化和世界科技的重大贡献,科学开创濮阳文化旅游工作新局面。可以预见,这必将会对濮阳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招商引资、工业发展、科技教育、经济崛起,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建议人于凌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任国家工信部处长,后作为濮阳市委、市政府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调任濮阳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大学濮阳工学院)科研处长,三级教授】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