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文化•旅游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全国百家网媒总编走进三峡大坝、屈原故里

作者:廖全  文章来源: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9-08 18:26:56   

1.jpg

全国百家网媒走进三峡大坝、屈原故里。记者杨舒然摄  

2.jpg

实训团走进三峡大坝旅游区。甘志国摄  

3.jpg

网媒总编们在屈原故里景区观看民俗表演,体验三峡风俗人情。望作信摄  

9月6日,“魅力宜昌·网络天下——全国百名网媒总编看宜昌”实训团一行前往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秭归屈原故里,在大国重器和屈子妙笔的“穿越”体验中,寻找历史共振,激荡爱国初心。  

三峡大坝旅游区作为国家首批5A级景区、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首批中国十大科技旅游基地、全国文明单位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依托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三峡工程,全方位地展示水利工程文化,为游客提供游览、科教、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将现代工程、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机结合。经过多年发展,三峡大坝旅游区已成为长江三峡黄金游线上的核心景区,累计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  

2014年9月,三峡大坝旅游区对公众实行免票。近年来,三峡大坝旅游区致力于成为三峡全域旅游的重要战略支点,带动长江三峡沿线及周边旅游产业蓬勃发展。  

实训团一行先后前往三峡大坝坝顶,远眺双线五级船闸和升船机运行,走进三峡左岸电站,实地参观三峡工程枢纽运行、船闸通航、电站发电等运行情况,近距离感受大国重器的磅礴气势。  

据介绍,2019年上半年,三峡大坝景区接待游客156.2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7.43万人。随着“三峡游”持续升温,带动着周边城镇人气聚集,摇身变为乡村旅游人气聚集地,休闲度假首选地,农民致富的聚宝地。  

结束了三峡大坝旅程之后,实训团成员们来到隔江相望的秭归县茅坪镇风凰山,在5A级景区——屈原故里旅游区,开启了一场文化之旅。  

上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屈原祠历经了两次搬迁。三峡工程建设时,屈原祠整体搬迁至凤凰山,规模比原来扩大了4倍,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屈原纪念性建筑,被评为“中华建筑文化奖”。与屈原祠一同搬迁复建的,还有屈原故里牌坊、古城门、古民居、古寺庙等古建筑群  

一边是古朴大气的秭归博物馆、端午习俗馆,一边是开阔的长江江面,对岸百米处三峡大坝横卧江面,壮丽全景兀立眼前的景象让实训团成员们感到十分震撼。屈原祠广场上,一场盛大的民俗表演恢弘大气,尽显屈子风华。实训团成员们走进屈原祠,透过青铜雕像、骚体诗词与古人来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感受屈原精神和宜昌传统文化。  

近年来,通过举办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中国诗歌节等文化节会活动,宜昌诗歌文化誉满全国,也因此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称号。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