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文旅•美食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李苒:秦岭——不止诗与远方

作者:  文章来源:卉声卉色 卉声卉色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1-08 16:08:59   

 1.jpg

秦岭是文化的秦岭、艺术的秦岭、思想的秦岭,更是诗与远方的秦岭。佛教十大宗派至少有三宗源于秦岭,或与秦岭沾亲带故,我的《秦岭之巅——沣峪之敬业寺》篇,就论述了律宗起源于秦岭,可以一读;此外还有华严宗祖庭华严寺、三论宗祖庭草堂寺、密宗祖庭大兴善寺、净土宗祖庭香积寺都在终南山的荫泽护佑之下,秦岭终南山的怀抱中还有道教全真派祖庭重阳宫。终南山有多少思想者隐踪于此,苦思冥想大隐于市。  

2.jpg

唐朝的诗词大家有几人不登秦岭而小天下者,“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这是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青衫湿”时,赴江州任路过秦岭时所写,是《琵琶行》的前奏。唐诗中与秦岭相关的诗至少有500首之多,没有秦岭,大中华少缺了多少深邃思想、文化精彩。  

3.jpg

两个不满30岁的年轻人相距千里,却不约而同,在诗与远方的召唤下,放下纠缠、放下烦恼、放下乱纷纷的一地鸡毛,决然而然用脚步丈量自己的心到底有多远?  

4.jpg

如此的巧合,两人都用工地的小推车改装成了“装备车”,把前半生恩恩怨怨、情仇爱恨都卸到一旁,把后半生的生生死死、愿景思恋都装在车上,苦也是它,累也是它,褔也是它,祸也是它,无所顾忌,不计后果,一往无前。  

5.jpg

两小伙一个26岁,一个30岁,一个叫王雪豹,一个叫曹令策,一个来自山西的陵川,一个来自山东的潍坊,一个于8月28日出发,一个于8月17日出发,不约而同,他们从家乡启程,把西藏当成诗与远方,不期而遇,结伴成双,秦岭是他们长途跋涉的试验场,从(西安)海拔400,扶摇直上2000米,来到秦岭,过了这道坎儿,后面的路心理上就平坦了些许。  

6.jpg

我是记者,每句回答都可能变成文字,所以你要认真对待。  

你为何舍弃工作与家庭,出来自找苦吃?  

事业有成,然后一败涂地,我想躺在地上歇会儿,认真思考一下以前和未来,再站起来时,变成全新的我!  

爷们、大气、豪爽、汉子!  

你呢?是失恋还是失败还是别的什么?  

陵川的男孩羞涩少语,不回答就是默认,一定是犯了“少年维特之烦恼”病。理解理解,谁没有年轻过?  

7.jpg

这是一次磨炼的过程、成长的过程、思考的过程,当年衣衫褴褛形容枯槁的苦行僧们,行走在这条路上,一定是边行边思,真理在哪里,觉悟与何方?两位步行进藏的年轻人为何放弃现代交通工具,甚至连自行车都不骑而艰难蹒跚行走呢?显然步行更利于思考,更利于探索,两位年轻人一定在思考自己,探索未来。  

8.jpg

带着一只爱斯基摩犬,这是他可以抛弃一切而割舍不下的缘,即使远行也须臾不可分离,那犬也是在可爱,体态优美健硕,双目炯炯凝视远方,诗在哪里?  

9.jpg

两位拉车步行人刚好遇到一队骑行人,有此爱好的人总给人精力过剩的感觉,是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强者,他们看到两位拉车人上坡实在费劲儿,就主动下车帮忙,虽然既不合时宜也不合事,但我此时脑袋中就一句诗“同是天涯沦落人,相见何必曾相识”。  

10.jpg

已是10月中旬,秦岭深处已是满山红叶,近3000公里的路程,要走多少天,吃多少苦,磨破多少双鞋呢?再说,每天走百里应当是极限,其实不可能,即使这样也要两个月,已经进入冬季,野外宿营寒冷受得了吗?看看二人的装备,就是帐篷、睡袋、液化气灶而已,除了不磕长头,和去拉萨朝圣的藏人并无区别,他们是靠什么信仰战胜孤独、凄苦与怯懦的呢?  

11.jpg

祝福你们,经过此次磨炼,但愿你们能早一点成熟起来。成熟对一个男人是一个不可逾越的过程,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如果不是特殊天才,特殊条件,特殊经历的人,绝大多数人都基本遵从这个规律,一些人稍早,更多人更晚,一些人一辈子都成熟不起来。 

12.jpg 

以老夫的个人经历看,我的成长和成熟过程都稍晚,“不惑”的年龄应当在50岁左右的,所以毕生吃了很大的亏。45岁之后,我明白了许多事理之后有了这样一句名言:“胡某某之所以成为胡某某,那是因为我们一般人50岁明白的道理,他在20岁就明白了。”虽略显夸张,但道理不差,你说呢?




责任编辑:贾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