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党员教师从中华民族发展历程中汲取精神养分,筑牢文化自信根基,7 月 29 日下午,濮阳市第三小学党总支组织党员开展中华民族发展史专题学习活动。党总支副书记、校长程昭宇带队领学,深入解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脉络,旨在凝聚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的磅礴合力。
本次学习以 “波澜壮阔的文明史诗” 为主线,系统梳理了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在 “文明起源:多元一体的根基筑牢” 环节,程昭宇同志结合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重大考古发现,生动阐释了中华文明 “满天星斗” 般的多元起源格局,特别强调了中原文化在各民族融合进程中发挥的核心纽带作用;进入 “民族融合:从纷争到凝聚的千年历程” 部分,他以秦汉大一统、北魏孝文帝改革、元清疆域治理等关键史实为切入点,生动讲解了各民族在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文化习俗的深度交融中,逐步形成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围绕 “精神传承:中华文明的核心密码”,他深入解读了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等精神标识的深厚内涵,揭示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最后,在 “走向复兴:中华民族的当代使命” 章节,通过回顾近代以来各民族共赴国难的抗争史,以及新时代各族人民携手奋进的复兴实践,深刻阐释了当代中国人传承民族精神、续写民族辉煌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深入学习中华民族发展史,是教育工作者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石,更是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前提。程昭宇同志在总结时强调,全体党员教师要将民族发展史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精神养分,厚植家国情怀,让民族精神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生长。
参与学习的党员教师纷纷表示,此次专题学习让大家对中华民族 “共生共荣、团结奋斗” 的历史逻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今后我会立足教学岗位,把民族精神传承融入日常备课、课堂讲授、实践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一位党员教师说道。
此次专题学习不仅强化了学校党员教师的历史自觉与使命担当,更为推动学校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