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父母总是认为孩子是我生我养的,我管教他还不是天经地义的?总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孩子,不顾孩子的感受,他就得听我的。因而在与孩子沟通交流时,不是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孩子的,而是以居高临下的教训口吻说话,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对家长产生畏惧或抵触。
亲子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试金石。父母对子女不理解,缺乏沟通或不善于沟通,这些是我们当父母的要引以为戒的。亲子关系融洽,可以使家庭和谐,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接受父母的教导,更健康、快乐地成长。
我朋友跟我抱怨道:上五年级的儿子越长大越摸不透了。以前回到家里,跟家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我们都听烦了他还要说。但是慢慢长人了就像变了个人,回来不愿说话,把家当成了旅馆。孩子还经常对家长说的话顶撞,让人头痛不已。我校一项调查也显示,当孩子心中有事,最愿意向谁倾诉时,父亲在7类人中排在倒数第二的位置上,只占5%。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它在警示我们:改善亲子关系,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
有的家长跟孩子大喊大叫,这不是沟通,是欺负。或者唠唠叨叨,这也不是沟通。有的家长以工作忙,家务多为借口,不愿与孩子进行交流。每当工作一天回到家里,觉得身心疲累,孩子兴趣勃勃的对我们讲述他的见闻时,你不由自主的很不耐烦的拒绝。久而久之,孩子也就渐渐没了与我们交流的欲望,孩子甚至对家长极为厌烦和排斥,怎么可能愿与家人亲近沟通?真正成功的家庭沟通,是孩子即使到了青春期,还愿意跟父母好好说话。那么,父母与子女沟通时可以学会一些沟通技巧。
改变观念,学会尊重孩子,不要开口就下“命令”。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而是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父母应像对待朋友一样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如果想和孩子有更多的话题和共同语言,就要更关心和了解孩子。青春期的孩子渴望被当成大人,要让他感觉受到了尊重。
对于同一错误,千万不能“老调重弹”,会引起孩子的厌烦情绪。在沟通中要切中要害,言简意赅指明问题,就事论事,多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请多寻找孩子的闪光点,鼓励孩子,欣赏孩子,表扬孩子。给孩子新的积极的自我定位,建立孩子的自信心理。通过这种积极的方式(包括正面的积极的语言、爱的温暖的给予、细心的心灵的呵护、认可和接纳等)去影响孩子,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爱和关注。
适当的时候可以用书面沟通代替口头语交流。青春期的孩子心理上开始封闭自己,开始有自己的想法。与父母的隔阂往往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有时父母会觉得无从下手。我们都知道有时候书面语更利于人们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有些口头表达说不出口的话,其实很容易在书信中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所以建议家长和孩子之间用书信交流的互动,我们会发现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长期坚持下来,孩子也可能学会你的沟通技巧,他不仅会这样与你沟通,还会用这样的技巧与同学沟通,与老师沟通,以后还会与他的同事沟通、领导或下属或员工沟通,你的孩子的人际关系会很好,不论到哪里人缘都很好,都很受欢迎,这样的孩子将来可能会更有成就。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