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教育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用好家规家训 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作者:王慧  文章来源: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2-10-04 09:43:04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孩子放学回家晚,不知道给父母说;孩子玩手机、上网成瘾;孩子不写作业……等不良习惯,是因为没有制度制约,家长太过放纵。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立好家规特别重要。  

家规反映了整个家庭的价值观,反映了一个家庭及其成员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做人准则,是家庭成员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准。如果家长有着规律的生活习惯、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那么必将带动孩子向上向善。如果一个家庭的家风散漫,那么家长就无法对孩子提出各种要求,期待孩子自律。  

育儿妙招: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的家风家教家规对儿童的成长成才至关重要。其中家规是显性的家庭文化,是可以较快达成共识且短时间内可以发挥作用的家庭教育要素。孩子的言行,能够体现出他所在家庭的家教、家规、家风。  

依据实际情况制定良好家规。家规是指某个家庭或某个家族对子孙或族人立身处世、持家治业、待人接物的教诲与告诫。但“祖传”的家规有精华也有糟粕,家长要根据自己家庭情况以及当下的社会文化制定积极向上的家规。而且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就是要求孩子做到的,父母首先做到,这样才能让家规成为家庭成员自觉遵守的有效行为规则。  

运用家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人的一生要经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洗礼,三者之间既有差异又有统一性,互相影响,不可或缺。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的和谐与兴旺,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社会和国家的安宁与稳定,家庭和谐是整个社会和谐的前提、保障和基础。良好的家规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有规可循,将来进入社会就知道要有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让孩子参与基本家规的制定,增强孩子的责任担当意识。家庭中规则的建立不是父母控制孩子的手段,而是透过规则让孩子了解事物与事物、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边界,这样的了解会让孩子知道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做。在制订家规的过程中,要让孩子充分参与其中,这样能更容易地让孩子遵守家规、承担责任。比如看电视要有节制,不可以超过一个小时;每天放学一回家就先写作业,写完了才能做别的事;不许乱吃零食及那些垃圾食品,以免吃坏了肚子等等促进习惯养成是基本的规则。  

不管是古代的岳母刺字,还是孟母三迁,都体现了一个好的家训、家规、家风能够对后代人有一个良好的鞭策和指导作用,同时,也宣扬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华民族从古至今都非常重视家庭的教育,随着时代的发展,家规也与时俱进,有了新的改变,不再是明文规定,而是形成了一种坚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价值观。家规的发展犹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着学生,让学生在自己家庭的生活中,实现自我的成长。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