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学后,孩子把书包一扔,书散落的到处都是,第二天去学校前又找不到了......”这个场景是您家孩子的日常吗?有了孩子之后家里总是收拾不完,客厅凌乱,卧室杂乱不堪,被子没有叠,鞋子到处乱放......良好的环境能给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将其内化为良好的习惯、高尚的情操。一个清、新、洁、美的环境,能使孩子感到安全、舒适,而且可以稳定思想情绪。你是否担忧孩子不会整理收纳?
整理和收纳对人生有着重大的积极意义,这项生活技能被列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学习科目。让孩子在整理过程中形成良好品质、动手过程中加强逻辑思维能力、在收纳过程中学会思考。这种思考力将直接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
在一次劳动课上,老师邀请了五年级晓茜等五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如何叠衣服,他们中只有一位在家叠过衣服。整个游戏环节,老师用不断提问题的方式,跟同学们互动,问同学们在家是否有被邀请过一起叠衣服,很多同学回答没有。
那么,同学们会在5分钟内学会叠衣服吗?在场的父母可能是不相信的,在家都是要“伺候”的小公主小王子。事实让他们大吃一惊!同学们不仅快速学会了叠衣服,而且还会想办法如何收进抽屉里。我们发现孩子参与做这件事的积极性很高、成就感很强,家长说孩子到家就主动要收衣服叠衣服,整理自己书柜。
晓茜他们不会叠衣服是家长平时没有给整理收纳的机会。想象一下,无论学校还是职场,什么都不会做,处处依赖别人的同学,你喜欢吗?屋乱则心乱,心乱则气盛焰,所以在家里要给孩子充分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拒绝“保姆式育儿”,让孩子学会收纳。当孩子看到周围的环境是明亮宽敞的,这就是在无形中对孩子“乱与整洁区别意识”的形成和培养。若是家长自己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如何能要求孩子做得好?要做到信任孩子。父母经常给孩子传递一种“我相信”“你可以”等有具体指向的鼓励性语言。物归原处是习惯,更是收纳原则。对待自己玩过的玩具、看过的书、使用过的物品,把他们放回自己的“家”,不仅教会他们对持有之物的爱惜,也培养了良好的收纳习惯。家长教会孩子整理收纳,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就是送给他们人生最大的财富。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