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教育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让学生享受“绿色作文”

作者:刘爱菊   文章来源: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9-16 10:23:07   

《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中作文教学时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这些论述为我们作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一个全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教学新天地即将呈现。写“绿色作文”,就是要摒弃矫饰与编造,摒弃抄袭与套作,学会用眼睛观察人、事、景、物,用心灵感悟人生,将自己真切的思想和情感倾注于字里行间。在写作中学习写作,历练文笔;唤醒学生天性,激发学生灵性;在作文中提高认识,升华灵魂。这就是绿色作文的真谛。  

一、拥抱生活,为绿色作文引进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习作就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要不失时机地开展各种活动,让孩子从中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作文的素材才会精彩纷呈,绿意盎然。  

投入自然,放飞灵性  

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儿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能产生心理共鸣,形成最佳的心理驱动,从而促进潜能和灵性的充分发挥。一年四季,大自然是变化的,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有目的、有计划地带领孩子走向大自然,与山水、田园为伴,眼中常见的是花、草、树木、瓜果,最贴近自然,也最能得到大自然的回报,大自然这位能工巧匠为孩子们提供了各种自然景观。孩子通过有目的地观察自然景物,对事物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写作就有了具体的素材。再如,田野里四季变化,让人遐想;果园里,黄澄澄的橘子、大红灯笼的柿子、香甜可口的枇杷……让你爱不释手;菜园里,细长的豆角、胖墩墩的南瓜、火艳艳的辣椒、油光碧绿的青菜……令人喜笑颜开。在绚丽多彩的大自然中,儿童通过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能产生心理共鸣,形成最佳的心理驱动,从而促进潜能和灵性的发挥。  

二、在强烈的自我需要中的激活表达的欲望。  

叶圣陶曾说:“语言发生的本身,是为着要在人群中表白自我,或要表达内心的感受,顺着这两个倾向,自然会不容自遏地说。”《语文课程标准》亦明确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因此,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努力让孩子成为特定的角色让写作成为孩子自己的需要。在激发孩子表达欲望,让他们学会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诉求这个问题上,老师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激发孩子写作欲望,鼓励其表达方面,我的做法主要有:  

用范文标杆来激励学生。对学生写得好的作文或者是作文片段,尽量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如在课堂上让孩子自己读给同学们听。当然,批语也很重要。有的时候,哪怕整篇作文实在写得烂,但若有一两句好句子,也可以画画波浪线,批上一两句“动作精彩”“很有见地”这类的激励话语。将优秀篇目、段落作为孩子们的作文标杆,对被表扬者来说,那就是一种无形的动力。  

用等级评判来激励学生。作文批改,我一般用等级评价方式。主要分优、良、及格三个大的等级,没有达到“及格”要求的,就需要重写。但一般不轻易判没有等级的作文。这种批改的评价方法,看起来也和分数差不多,但大多数孩子都能够获得“优”“良”的评价,就不大会打消积极性。加上老师或者同学给的那些“走心”的评语,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就能够比较好地调动起来。  

用推荐发表来激励学生。每次批改作文,我都会将写得特别有特色的作文挑选出来,并在作文总评后面写上“选”字。孩子们看到这个字会很开心,因为有这个标志的作文,老师就会帮忙推荐到报刊杂志或网站上去,争取能够发表出来。因为作文本身很好,老师推荐之前还会帮忙认真修改、润色,这样发表的概率还是蛮大的。发表之后,小作者得到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三、创设生动情境,调动学生的写作情趣。   

教师要创设生动的情境,营造愉悦的写作氛围,使作文教学充满情趣,从而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  

添童趣。让游戏与习作相连。可以举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比赛活动,不仅能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习作兴趣,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习作素材,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体育类的踩气球、掰手腕、瞎子坐凳、贴鼻子等;生活类:钉纽扣、削苹果、扎辫子等;知识类:看表演猜俗语,神奇的莫比乌斯带、谜语会等。每次组织活动后,学生们总是情绪激昂,思维活跃,有一种不吐不快之习作欲望。这时让学生根据游戏、比赛活动进行写话、习作,学生便不会有怕作文之心理。  

添奇趣。将科技与习作相连。居里夫人说:“好奇是人类的第一美德。”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抓住儿童的这一心理,在情趣作文课中大量引入一些“有趣”的实验,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强烈好奇心,有利于学生多向思维、反向思维、侧向思维等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激发他们科学探索的欲望。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实践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享受“绿色作文”,通过丰富的场景,多彩的活动,营过愉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孩子们灵性被激发,潜能得以释放,个性得以彰显,从而埋下了创造力的种子,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了语文素养。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