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教育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让学生喜欢教语文的我

作者:刘爱菊   文章来源:​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22-08-19 16:16:38   

作为一名教师,当你的学生喜欢你,喜欢上你的课,喜欢听你的话,那么,你的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如果学生对你反感,即使你把课设计得再漂亮,他们也会不屑一顾的。  

语文老师,特别是小学语文老师,教的绝不仅仅是语文,而是语文背后那个完整的、大写的人。当我们踏上讲台的时候,语文老师就是一本活生生的语文教材。教师说的话,写的字,作的文都是学生耳濡目染的语文课程。你的字写得漂亮,学生的字也写得美观;你喜欢写作,学生也不怕作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把“让学生爱上语文的你,享受语文。”作为自己一直践行的教学追求。但是,如何让学生喜欢教语文的你呢?就此,现粗谈一下我的做法。  

激情朗读,感情投入  

每接一个班,我都会让学生就很快喜欢上语文。课堂上,有激情朗读的渲染,有师生交融的火花,有情感绽放的跌宕……  

利用激情朗读,带动学生感情投入。这是我惯用的引导学生快速爱上学习语文的方法。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喜欢朗读,觉得美美地读上一篇文章,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是最大的乐趣。我的课堂上,只要我朗读时,教室里会异常的安静,孩子们两手捧书,听得也是特别认真,读完后,迎来的必然是阵阵掌声。可见,孩子们对老师的朗读非常认可,就会崇拜你,模仿你,读起文章来就越发用心动情。这样,潜移默化中,他们就会收到文字的熏陶,就会很快爱上学习语文。  

心中始终有一把语文教学的标尺,那就是“教会学生学”。因此,每当接到一个新班,我就把全部情感投入到孩子们身上,我会给他们讲简单的朗读方法和朗读技巧,会经常带领他们有感情地朗读,哪怕只是几句话,只要真情投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就可以了,有时我还会找一些小诗给他们读。这样既培养了语感,也让孩子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上语文学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童心不泯,学做“矮”老师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永远有一颗“童心”,有点孩子气,童心不泯,就不会老,就会知道如何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爱”。“爱”不仅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智慧。很多学生,因为喜欢语文老师,才喜欢语文;而一旦喜欢语文,就会学好语文。浸润着童心与母爱的语文,才是温暖的,才是滋润的,才是历久弥新的。要知道,受到学生喜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成就。  

说起童心不泯,大课间,我带学生操场玩,像个“孩子王”似的,带着他们玩小孩子的游戏,我完全就是一个孩子,沉浸在其中,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老师。也许有人会说我“孩子气”太重,不像老师了。但事实证明,我越和学生相似,学生越亲近我。  

做到童心不泯,就要理解和体谅学生。教育之所以会成为一门艺术,就是因为学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后进生这个群体是最值得研究和关注的。我会让他们读两本书。一本叫“无字之书”,这本书就是我。我会努力让他们从这本书里读出尊重、宽容、开朗、乐观、耐心、一丝不苟。另一本是“有字之书”,是我让后进生读的最重要的书。只有读书,才能根本上转变一个人,多少事实让我对书的力量深信不疑。  

做好童心不泯,还要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想做。一个真正了解学生的语文老师,岂能不成为一个真正的好老师。三十多年了,学生一年年地长大,我却还是个孩子。是一届一届学生的童年延续了我的童年。  

学做“矮”老师,“矮”当然并不是指老师体形上的长短,而是指老师能否使自己变“矮”,是否拥有童真、童趣、童心,能否蹲下身来看学生?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时刻把学生放在心上,俯下身去和学生说话,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倾听学生的心声,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怀的温暖,会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短短的评语……这寄寓着教师用心传递的关爱,常常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巧施幽默,做好调控师  

据调查,学生最喜欢老师的首先是风趣幽默,而后才是学识渊博。不少学生说特别喜欢听我讲话,因为我好像有点幽默,经常会逗得他们哈哈大笑,我还喜欢时不时开开学生的玩笑,所以在我的课堂上总是有笑声。我为他们创造了一个有张有弛的学习环境,在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他们说:又怕我,又喜欢我。有一次,一个男同学面对着窗外发呆,我就对他说:“对面的男孩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黑板上的内容更精彩。”学生们听了哈哈大笑,那个发呆的男孩不好意思地笑了,接下来听课就认真多了。比如,到了最后一节了,同学们都很想回家吃饭,我就对他们说:“肚子里是不又唱空城计了,再坚持四十分钟,就可以去做我们最想做的事喽。”再例如,有一次我点到几个学生回答问题,底下一片哄笑。我就假装一本正经地说:“看来,我们这同学都是一位名人。你瞧,在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一声声的喝彩……”课堂上又是一阵不绝于耳的笑声。  

另外,教师的幽默会让学生有安全感。孩子们需要一种安全的环境,包括身体的和心灵的,如果他们缺乏关爱、支持和心理安慰,心里不安的土壤就会萌发出恐惧和畏缩,轻则无法集中精力学习,重则形成极端的性格。有位专家说:“其实孩子就像一只小乌龟,当他们有安全感时,才肯伸出头来,好奇地打量周围的一切,否则,他们就会把头缩进壳里,刀枪不入。”作为老师,要留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带来安全感。当你上公开课时,向一个回答不出问题羞红了脸的孩子投去埋怨的目光时,你给了孩子安全感了吗?当你把不满意的作业、不及格的考卷摔在孩子瘦弱的身上时,你可曾想到他们的心灵比身体更脆弱?当知道你是带着微笑同他站在一起时,他就会心情舒畅,就会有一种安全感,就会把自己的心灵向你敞开。小学阶段,老师完全是学生心中崇拜的偶像,你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心情和积极性。你的一个微笑、一个抚摸或是无意的一句表扬,都会给他带来莫大的动力,调动他所有的积极性,愉快地学习。反之,你无心的一句批评或一个眼神,都会使他的积极性大挫,甚至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反感。做一个幽默感的语文老师,巧施幽默,做好课堂上的调控师,让欢笑充满课堂,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上学习知识,充实自我,收效会颇丰。  

正确激励,促使成长  

“激励”是教育的第二个名字,我深感激励的巨大作用。因为我从小就是在老师的激励下逐步成长的。当然,激励是有讲究的。激励要动情。轻描淡写、面无表情的鼓励与肯定,学生会不以为然,甚至不领情。什么是真诚动情的表扬,什么是随便说说,学生能听出来。学生在方方面面有了突出的表现,我都视为可庆贺的大事,不但郑重表扬,还要通知家长,把激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激励要及时。表扬、激励要及时,事情过去久了,再去赞扬就失去意义了;激励要当众。当众表扬,既有对个人的激励作用,又有对全班的表率、鼓动、引领效果;激励要针对,所谓“针对”,就是说激励要有的放矢,一是针对学生的特长加以“放大”,二是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放大”他的闪光点,使其日渐增长。要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尤其是后进生。孩子的兴趣是在激励中产生的,是在不断取得进步中巩固的。激励是伟大的教育法宝。因此,语文老师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对学生的激励,这会让学生知道教语文的你很知他们,懂他们,他们就会对你热爱有加。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