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是指学生在一定时间段内,在教师指导下获得大量语言材料,进而有序提升自身语文能力,掌握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通过连续的递进课时,在真实情境中进行多样化的语文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从而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方式,使核心素养与群文阅读进行有效结合,实行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增大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展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
在小学教学实践中,大多数教师仍以单篇教学的方式进行授课,群文阅读思想并未得到充分实现。新课程要求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学生阅读兴趣培养,提升学生对参与语文阅读的积极性,扩大阅读面,并有序提升阅读品味,实现“多读书、读好书”的期望目标。
群文阅读的最大特点是教师设计教育计划初期,就需要根据课文内容,有目标的挑选与其教育价值相符的文字材料组成群文,使学生在阅读主题的引导下,通过思维的调动取得更加理想的阅读效果。这样可以使学生使阅读能力获得更好提升,既保证阅读课堂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也能在主体意识的延展中提升学习能力。
另外,教师设计的群文教学策略,应以小学生实际阅读要求为重点,使学生始终可以在自主探索中,寻找不同文字材料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以及表达情感的差异从而在知识的融会贯通中,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形成更好的核心素养。
二、语文群文阅读课堂结合核心素养的主要路径
1.围绕主题优化授课观点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按照群文阅读要求,重视对授课观点的优化,不再一味以课本内容为教育重点,而是根据教学需要与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选择更有趣味性的文字材料与课文一同组成群文,使学生在统一的阅读主题中,既可以找到增加阅读效率的方法,也能在思维的不断延展中,使较强的学习能力带动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
例如,教师讲解“我不能失信”一课时,文章讲述了国母宋庆龄小时候的一桩趣事,使学生在朴素的语言文字中,既能够学习宋庆龄坚持诚信的可贵品质,又通过阅读分析作者写作特点,学习描写人物性格与内心活动的方法。由于课文以诚信为中心思想,所以教师可以搜集《立木为信》、《一诺千金》《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以及《宋濂的故事》等文章,与课文一同组成学习资料,要求学生在课前熟读五篇文章,对比其中表达方式与体裁的不同之处,并感受到拥有诚信品质的重要性。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困难有所了解,通过教学内容的调整,使学生在教师的认真指导下,能够取得更好阅读文章的方法,从而在学习积极性快速增强的同时,展现群文阅读课堂开展的重要价值,使核心素养在积的学习态度中得到有效提升。
2.围绕主题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长期在教师带领式的学习环境下,容易出现学习惰性,容易影响学习效果,根据小学语文的教材特点,每一单元安排的文章主题大致相同。教师在课堂内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实践活动时,可以围绕语文教材单元文章,对单元的知识内容结构进行整合概括和总结,培养学生在学习单元知识过程中举一反三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例如,在小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安排了《富饶的西沙群岛》等课文,在对该单元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可以先进行单元回顾,让学生清楚这个单元的主题。教师教学《富饶的西沙游岛》一课时,课文从不同角度的描写展现出海岛的美丽,不仅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西沙群岛优美的景色,也在物产丰富、威武、无奇不有等词语的了解中,在作者独特的修辞方法中增加阅读兴趣。为了发挥群文阅读的教育价值,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前,通过课文的学习与中心感想的把推,利用信息技术收集与课文相似的文章组成群文,并在课上通过小组学习的方法分享给组员与教师,而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播放风景视频,使课文中精妙的文字能够以动态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既快速激发阅读与学习积极性,又能与学生自行搜集的文字材料进行对比,从而找到更好阅读风景类文章的学习技巧。当学生掌握学习方式后,教师就应该要求其以同样的学习方式,对课前搜集的文字材料进行分析,既保证思维意识的活跃调动,又能在核心素养的帮助下,取得更加理想的阅读效率,真正展现群文阅读课堂的开展价值,使学生在积极的环境下提高阅读效率,强化学习意识,提升核心素养与阅读能力。
总之,群文阅读是一种良好的阅读方式,是新时代背景下满足新课改需要的阅读教学模式,群文阅读课堂的落实,既能满足教育改革需要,也能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中,保证信息整合能力与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达到增强核心素养的目的,提升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阅读素养。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