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初夏,我见过大美医专从0时-24时每个时间校园的景色,我听过从0时-24时每个时间校园的声音。
——医学技术系副主任杨静
5月4日 晴30℃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学校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师生措手不及,也让大家在这次疫情中看到了打不败的濮阳医专精神。深夜,通过会议简单了解了基本情况,大家迅速投入到了紧急的战斗中。我负责带领核测人员到5、6号宿舍楼进行核酸检测,一夜忙碌后,听到学校部分学生需要隔离的消息。
5月5日 多云立夏
在校领导及学工部的安排下组织密接学生转移,医学技术系共328名学生分别被转运到三个隔离点。系里9位辅导员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无条件返回了学校。晚上,医学技术系两人被紧急派往濮阳县职高隔离点工作。我和支部书记王全开始负责系部的送餐工作。防护服和消毒物品也及时到位,所有人紧急培训,开始了“大白进楼送餐”。医学技术系近千学生分散在1~6号楼,第一天的送餐工作紧张而忙乱。因为没有送餐工具,餐厅没饭后又开始从超市打包再分装,大家用箱子抬,袋子扛,直至晚上十一二点才把6号楼的饭和中药送完,几个女辅导员哭了,除了累,她们是心疼学生没有及时吃上饭。我回到房间,虽然累但辗转反侧不能入眠,想方设法考虑怎样才能让学生们按时吃上饭。
5月6日 多云
早上5点半左右,几个系部边等食堂供餐边商量方法。经过校领导同意,系主任担任楼长,每个系部负责一栋楼。我们系负责5号宿舍楼,我担任楼长。因宿舍楼已经成了封控区,要求学生们在宿舍隔离,每栋楼有的近千人,有的一千余人,每栋楼有六层,沉甸甸的扛上去真的太难了。经大家商议,全体都上。我的眩晕症和支气管炎治疗没有结束,王全书记年近五十还有腰肌劳损,但我俩都主动要求上6楼,充分鼓舞了大家的士气,全体齐心协力完成任务。一顿饭送完,大家都累得瘫倒在地上,说话的力气都没了。手破了,腕扭伤了,没人吭声,下餐接着来。
因送餐任务艰巨,学校及时增加了力量,在校的所有中层干部都派到了各个宿舍楼。副处长李斌和成教部赵健副部长来到了5号楼,在了解工作后,他们迅速穿上隔离服投入战斗,几个小时后送餐出来才知道两人都没有顾上吃午饭,接着中药也到了,大家让他们先去吃饭,但是两人一致认为脱了防护服太浪费,又继续工作。
后来,又加入了组人部刘建波和金连众老师。大家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也逐渐摸索出了好的工作方法。先一起把重的餐食和水果搬上去,女同志发餐,男同志继续上下楼搬运。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只有搬运的同志才知道那是多大的工作量。我几次在楼道里累得坐在地上,但咬牙再爬起来坚持。大多数老师都是一天三顿上楼送餐,在这个时期没有人偷懒,传递给大家的都是满满的正能量。
5月9日 雨12℃
依然是凌晨五点下楼做核酸。做完后,立即去宿舍楼下等餐。今天天气特别冷,校园里也有了这样一道风景线:由于老师带到学校的衣服少,都互相借着厚衣服穿。有的衣服套衣服,东拼西凑的着装。到这时候,都不要形象了,只要暖和、方便干活。年轻的女辅导员们都平时化着美美的妆,穿着漂亮的小裙子,现在都素面朝天,一身休闲。男老师们平时西装革履,整洁潇洒,现在都穿着借来的羽绒服,头发不梳、胡子拉碴地去送餐,看上去又好笑又感动。
下雨了,肯定给送餐带来难度,心中默念:今天一定要快点,别让孩子们吃凉的饭菜。王全贴上了膏药,继续上楼。集合后大家都在调侃:要冻死在夏天了,抓紧穿防护服还能暖和点。从接餐到把餐运到宿舍大厅,很多人的衣服和鞋都湿了。刘婷钰老师接到通知来到学校,没有带换洗的衣服,平时很精致的姑娘,今天却是衣服湿了自己暖干,不说一声苦,不道一声累。
几天下来,校园忙碌有序,平日熟悉的同事见面甚至顾不上打招呼,因为都知道彼此在忙,因为我们在封控区,核酸结果需要尽早出来,学生们凌晨两三点做核酸,老师们四五点开始排队做核酸。核酸结束,我以最快的速度冲到仓库领取一天所需物资,把物资送到5号楼前几乎同时会接到纪检监察室王跃澎主任(他负责联系接收派餐)的电话:餐到了。一天的接餐送餐就开始了。
5月12日 多云23℃
从凌晨到深夜,再从深夜到黎明,我们在坚守,我们在努力。学生们也深深感受到了这种力量,敲响的每扇门都会听到:“老师您辛苦了,谢谢”。11日晚上的最后一次送餐到宿舍,我在六楼送苹果,送到最东头的时候实在累到喘不过气,感觉眼前一晕,顺着墙坐在了地上,几个等餐的孩子就要冲出来,我只能冲他们挥手,示意他们回去。歇了一会儿,我知道这个时候必须坚持下去,被刚上来的老师拉了起来,看到全过程的一个孩子红着眼睛说:“老师歇歇吧,我们核酸都是阴性,让我们来吧”。看着即将落泪的学生,我满心的感动:“孩子,谢谢你!”
回想这几天的生活,看到身边的同事,回想到点点滴滴的瞬间:
刘彩云老师5日上午接到转运标本任务,一坐就是8个小时,生理期第一天身体的不适她一声不吭,她告诉自己要坚持,要快一点,要为大家多分担点,但脱去防护服的时候才发现防护服上满是血渍。后来因室友为密接,她也被隔离了,隔离解除后又第一时间向系部报道参与工作。
李旭照老师5日下午在搬餐上楼的时候,右手被擦伤,他并没有在意。直至7号晚上,我看到他在脱去防护服摘掉手套的时候表情有异样,我凑近一看,伤口红肿明显是发炎的迹象,受伤后没有及时处理,再加上带着密不透风的手套出的汗令伤口不能愈合。我说明天不能再上了,他却说:“不行,任务这么重,我不上你们会更累”。看着这位年轻帅气的老师,除了感动更多的是心疼。因工作需要接下来的几天他又被调到了濮阳县职高隔离点开启了万能模式,心理疏导、送物资、修灯......
8日,医技系住在封控区6号楼学生杨元飞,因智齿拔除术后需要拆线并且时间已经过了两天,我立即给校领导汇报,校长李铁军迅速安排二附院口腔科主治医师谢佳典乘坐120救护车到学校,中午12:30刚下班的谢大夫穿上防护服带上所需器械进入到该学生宿舍,为学生查看伤口后进行了拆线,并给该同学留下联系方式。经过询问,这位同学伤口无感染指征恢复良好。
金连众老师主动请缨参加学校疫情防控工作,9日到达学校,先进行了疫区防护培训,分配到5号宿舍楼做送餐送药工作,多次进楼,11日晚顶着胃痛坚持送完最后一份餐,脱下防护服后衣服已经湿透,疼痛久久不能缓解。
感动的故事太多,支持我们信念的是校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几天几夜不眠不休的率先垂范、研判部署,相信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体师生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为战胜疫情奉献力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