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时候恨自己能力不够做不成大事,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不能去做更多更大的事情,我所有能做的都是点滴琐事。
前几天,班里几个学生因为行为上的问题我们请家长过来帮助共同教育。中午吃饭的时候我看到孩子在餐厅吃饭,问他“妈妈呢?”他吞吞吐吐说“妈妈在寝室。”我问“妈妈怎么吃饭?”他这时更支支吾吾不说话了。
午休在宿舍值班,起床后看到了孩子的妈妈,她很明显地憔悴。“您吃饭了没?”
她不好意思地支吾道:“没事儿,老师,俺不饿”。
“好,您跟我过来。”
学生的午餐是面条,现在不可能有了。但是,我还是希望能在餐厅里找到点什么可以吃的。
太好了,竟然还有馒头,虽然数量不是很多。我把孩子的妈妈叫进来,很抱歉地对她说“没有别的吃的了,但是,至少馒头还可以充饥,不至于饿晕。”妈妈很不好意思,继续说自己不饿。我随手拿了半个馒头,坐在了桌子旁边,“说实话,我还真的有点饿了,今天中午值班没有吃饱。您陪我吃点吧。”妈妈没有再推辞下去,也拿了一个馒头吃起来。这时餐厅的一个工作人员看到我们在干吃馒头,他去后面给我们拿来了几块切好的咸菜。我非常感激,非常善良的老人这件事情做得如此含蓄。
早上六点半就到学校的她饿到下午两点二十,我真的非常地心疼。还好,她没有晕倒。她不再多吃一个,尽管我反复劝她。临走,我突然想起,还有一个孩子的爷爷也在班里,他可能也没有吃饭。于是,我又多拿了两个馒头,中间夹了两块咸菜。可是,班里却没有找到他,连打了几个电话也没有接,让学生去找,才得知老人已经回去了,因为事情已经解决好。馒头就在办公桌上放着。
第一节要上课了,一个学生过来请假,正是矛盾的另一方,那天下午的前一天我用了一个多小时才把他安抚好。说实话,青春期的学生发起脾气是有点吓人的,但是,等他被说通了,又显得非常地温顺,鞠躬请求我的原谅,“傻孩子,老师怎么会生你气呢。”拉着他的手我对他说。
“怎么了?”我问站在对面的孩子。他说“没有吃饭,饿了,想出去买点吃的”
“正好还有两个馒头”,我递给了他,又给他接了杯水。他边吃边告诉我姐姐已经去上学了,语气非常地平静,全然没有了昨天的愤怒和偏执。我很欣慰地看着他,因为玩游戏差点要辍学,多少个留守孩子因为无人看管迷恋游戏失去了学习目标,人格变得不完整。他能今天返校,我非常知足,虽然他的成绩短时间内还不能大幅度提升,但是,他的心理已经明显好转。他吃了一个,说饱了,然后去班里上课了。
图片上的馒头是剩下的那个,那天晚上,成了我的晚饭,感觉特别好吃。
我知道自己能力太有限,做不成大事情,不能去帮助更多的人,一直很惭愧。
但是,自己总是很幸运,总是能遇到很优秀的人。
来南京学习是很意外的,好像是去年年底,同济大学附中黄大师发了一个链接,我抱着试试的态度报了名。四月底的样子收到南京电话通知审核通过了,太开心。
和我住一个宿舍的是一个小姑娘,她皮肤的通透让我羡慕不已。一天的交流我得知她信佛,并且有自己的法号,吃素食。现在的她在我旁边戴着耳机听网课,在学佛学。同学们都出去玩了,偌大的教室里只有我俩,一个在敲键盘,一个在记笔记。她皮肤的通透就像她的灵魂,高洁无暇。她,一个甘孜支教的美术老师,两天来凡是发言只讲她的唐卡学生,她在努力地宣传她的学生,希望能为学生争取一些机会。就在昨天晚上,我俩还就我如何能给她学生上英语课讨论到深夜。她对学生的爱,我完全能理解,我们是多么地相似,但是,我又多么地自愧不如。扪心自问,我能去支教吗?我会不考虑自己的得失吗?她做到了,静如处子的她内心非常的慈悲。她的简约生活方式也让我非常惭愧,她只带了一个床单和浴巾,而我却带了满满一大箱。她开口必谈学生,在那样的环境下工作,她还说是学生让她感到快乐。她的善比我更大,虽然,善不是用来比较的,是用来付出的。当我说到我的偶像是特蕾莎修女时,她分享了一个故事:一个关于慈善捐赠的会议,级别很高,一个只捐了一个存钱罐硬币的小孩儿也被邀请和亿万富翁同时参加,因为他们的善心是一样的。是的,善心是一样的,不是用来比较的。
昨天课堂上英国校长Gareth的一句话也让我非常感动,虽然那句话听起来非常的随意。当时,他在讲解如何让学生分享他们的特长,当学生没有特长却非常的善良时,他说“Beingkindisalsoatalent.Wecanlethimtakecareoftheyoungerstudents.”"善良也是一种特长,这个观点,震撼到了我。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认为会乐器或者会跳舞或者会一种运动项目才是特长,而没想到他竟然会认为善良是一种特长,或许这也是为什么他来中国做教育。他的背景让我很佩服,音乐博士,剑桥大学硕士,20多年的英国校长经历。他对学生的评价能如此人性化,我想正是这种大善才使得他如此优秀。
香港中文大学博士郑老师晚饭时却说“我们都是平凡人,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健康平和的平凡人不是很好吗?其实IB培养的目标并不是精英,而是健康平和的普通人。”我又一次被震撼,一个博士,一个精英却能如此看待生命和教育,做她的学生是多么幸运。从南京大学辞职的她现在教小学和初中的哲学课,这种善我也远不能及,这种人格魅力让我敬仰。
来参加本次学习的有5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校长和老师,还有兄弟学校的近50名学生的夏令营。老师们在这里吃住都是免费的,来的长途车费也是给报销的,还有请到的嘉宾也都级别很高,这种付出是我非常感动的。优雅的学术环境,彬彬有礼的各个级别的老师,让我时刻沐浴在爱的氛围中。两天来,我一直在问自己,凭什么别人给我做这么多,我能给别人做点什么。说真的,我好像没有什么可以做,唯有感恩,唯有更加努力地去回报社会。
善,善心,善念,善行,善举,不是用来比较的,是用来传播的,用来滋养他人,也是滋养自己的。
一个馒头,一次支教,一句话,一个理念,为一百人提供的培训,都是善,不管是大是小,都滋养了人,滋养了灵魂。能让灵魂走向圣洁的事情都是平等的。
李康华校长说:“如果这次培训能影响到一个老师,一个老师再能影响到一个学生,那也就有意义了。”会的,一定。
善,会传播。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