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伴随着这首歌,为了深入学习四史内容,学习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红旗渠精神,4月11日,濮阳市第十中学党支部在支部书记、校长都娟的带领下,全体支部委员和部分党员走进红旗渠,开展“弘扬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党员”主题活动。
实地考察学习沿途。早晨6:30分,党员同志按时到达集合地,大家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启了学习之旅。在路上,支部书记、校长都娟深情的对大家说:“我们今天的学习从党员活动室即将走进实地,希望大家都怀着特殊的心情,迎接这次特殊的学习,得到特殊的收获。”三个特殊饱含了对本次学习的期望,更饱含了对全体党员特殊的关爱和要求。紧接着,支部副书记、副校长李冠亭向大家提出了三点期望:1.学习红旗渠精神,协作团结奉献2.在工作、家庭中相互沟通互相交流3.切身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祖国的秀丽山河,随后,大家自发唱起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走进红旗渠纪念馆。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林县人民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决心。刚步入场馆,被眼前的雕塑所吸引,大家情不自禁的靠近雕塑,随后在讲解员的解读下,我们开启了纪念馆内的学习,当听到一串串数字,一张张水资源匮乏的照片,还有听到“一桶水一条人命”这个故事时,我们内心再次被震撼,林州地区的水太宝贵了。红旗渠的修建成功是无数人在克服种种困难后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一个奇迹。当听到红旗渠献身人员最小的只有17岁,最大的已经是60岁老人时,感动崇敬之情在每一位党员心中。
实地学习走进青年洞。青年洞山高路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险的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使我们领略到“人工天河”的无尽诗意,“青年洞”靠断壁而凿,从大山之中穿通而过,为我们展现出一幅雄壮的画卷,将太行美景“雄、险、奇、秀”凝集于此,极目远眺,尽收眼底,惊诧之余,唯有赞叹,唯有崇敬,红旗渠建设者他们不怕困难,敢于拼搏的精神,是我们要学习和发扬的精神。
学习归程谈感受。实地学习身体虽有些疲惫,但是学习后的激动心情难以平复,大家纷纷在支部群里发出了自己的感悟。支部书记校长都娟同志写道:一个“旱”字,一股“精神”,挑战了极限,挑战了不可能。林州30万劳动人民在异常艰苦的环境中,仅靠一锤一铲,重新布局山水,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建了1500公里的红旗渠,实现了“引漳入林”的伟大梦想。红旗渠精神的内涵: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中国劳动人民不怕苦、不怕死,创造了中国奇迹,凝炼了中国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员,我们不仅要学习红旗渠精神,更要发扬和践行红旗渠精神!”支部委员、政教处主任董子宇写道:“我们要怀着一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精神和能力带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去。”支部委员、办公室主任杨济谦写道:“看到流动于悬崖峭壁之上的太行天河,想到一根绳索系在腰间漂荡于天地之间的除险人,三十万逆天而行征服自然抗争命运的劳动人民,又一次用伟大的胜利彰显着“信仰”的伟大力量。为人民谋幸福,为后世谋福祉,敬佩于中国共产党人的一心为民的惊天设想,惊异于中国共产党人不怕困难的敢战能胜。有人民的拥护就有了重整山河的磅礴力量,学习红旗渠精神,就要有敢想敢干的勇气,初心不改,践行不辍,红日在天。”党员孙素伦、王玲、古亚娜等也都纷纷写道红旗渠精神,以及会把不畏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践行到教育生涯中,带领学生去创造一个个新的奇迹。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