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来势汹汹,面对疫情,你们是否产生了过度焦虑、恐惧、甚至失眠等心理问题?为更好地引导广大师生客观、理性、科学看待当前疫情,保障疫情防控期间师生的心理健康,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指导中心从2月1月起至开学期间为大家开展网络心理咨询服务活动,及时提供心理援助。
服务方式:电话咨询、网络邮箱留言咨询及微信公众号咨询(发送信息即可)
心理热线:屈老师13938335175;
卢老师18839300506
邮箱:pzyxinli@163.com
微信公众号:濮职院心理指导中心
服务时间:上午8:00—12:00;
下午2:00—6:00
注意事项:网络心理辅导服务为一次性服务。服务结束后,为保障求助人员的个人隐私权,心理咨询师要在3天内删除联系方式和有关求助信息。若有特殊情况需要多次服务,应与心理咨询师进行协商确定之后的辅导时间,原则上总沟通次数不超过3次。邮箱求助信我们承诺12小时之内回复。
一、疫情防控期间心理自助措施
1、正确认知
从官方和权威媒体了解疫情信息,学习科学的防控知识,不信谣,不传谣。
2.自我接纳
在对疫情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接纳自身正常的应激反应,不生气、不抱怨、不失落,积极寻求科学的干预方式。
3.合理倾诉
积极向身边的亲朋好友诉说自己的感受和情绪,寻求支持,情况特殊或严重者可向辅导员老师、心理健康咨询老师或是当地心理热线倾诉,寻求心理支持和援助。
4.转移注意
转移注意力,让自己“动”起来。可趁着假期,有计划的开展系统的学习活动;与家人共处、聆听平静的音乐、看电影、看喜剧、读自己喜欢的书。
5.积极行动
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在家自我隔离,出门正确佩戴口罩;在家勤洗手,多进行消毒,进行正常的生活作息、摄取充分营养、在室内进行适量运动。
二、应对疫情的10条心理建议(来源:河南日报)
1.保持自然的生活节奏和稳定的生活状态。如合理的作息时间与正常的饮食习惯等。
2.客观审视,防止吸纳过量或失实信息。正确认识疾病,理性接纳事实,既不侥幸,也不恐慌。以官方发布信息为准,不道听途说,不偏听偏信。
3.保持居家环境干净整洁,营造温馨和谐家庭氛围。家是心灵的港湾,家庭成员间的沟通和支持非常重要。
4.避免惰性,坚持运动。保持平时的健身习惯,开展居家运动。行为能够促使态度的改变,从而增强我们战胜困难的力量和信心。
5.保持亲人间联系与沟通,构建情感共同体。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家人和亲友保持联系,相互间的鼓励与支持会增强我们战胜疫情的信心。
6.正性思维,积极赋意。多一些正面思考,赋予一些负性事件以积极的意义,如不能外出恰恰增加了与家人深入交流的机会,保持积极、理性、平和的心态。
7.面对压力,释放情绪。面对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时,寻找合适的情绪疏泄方式。如向亲人倾诉,做瑜伽,看电视等。
8.打开心灵,关怀他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来自他人的关心和温暖。
9.疑似病人,合理帮助。在保护好自己的前提下,采取合适的方式对他人实施救助。
10.走出恐慌,恰当求助。如果心理压力较大,自我调节失效,建议及时寻求心理援助。
三、其他地市免费心理援助热线一览表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心理指导中心
2020年2月1日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