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频道栏目 > 教育动态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一帮一扶磨好课,一带一路育新苗

作者:杨金花  文章来源:濮阳市第四中学   字体:   发布时间:2019-05-07 11:24:13   

“磨课”是四中所有教师最常态化的工作,宋闯军副校长曾经说过一句话:好课多磨,多磨好课,磨出精彩课。这一句话是我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精神动力。在磨课的过程中,四中的各位前辈,尤其是我的“蓝师”邵妹玲老师,都毫无保留地帮我精心指正,悉心教导,督促我不断进步。从邵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的育人精神。她用爱心、耐心、责任心陪我磨课,践行着教育界的“一帮一扶”、“一带一路”。  

为了磨出一节原生态的高效课堂,邵老师带着我,秉承着“青师备课——蓝师看课——青师试课——蓝师听课——青师悟课——蓝师评课——青师纠课——蓝师审课”的原则,一点一点地纠正每一个错误,一步一步地完善我的课堂。如今想起“第十九届优质课大赛”校内选拔赛,犹在昨天。  

很清楚地记得,“初定课题”是我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我大胆地选取了初到四中的第一节公开课,因为我的“首秀”并不尽如人意,那节课值得回味的地方实在不多,我要“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当时,邵老师针对这节课的设计,对我进行悉心指导,针对每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她都一一指出,令我如获至宝,不禁对眼前的“师傅”肃然起敬。我更坚定了挑战自己的决心,我想让老师看到一年多来自己的进步,更想让我的老师坚信:她的学生“孺子可教”!  

为期一周的紧张筹备后,我将自己的备课成果展示给了邵老师。她循循地说:“从你所呈现的内容上来看,大致思路清晰,环节设置合理,但你更要注重课堂上的互动与共生。”简短的几句话,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存在的问题。  

我开始试课了。短短的十分钟微课,我没有想到老师竟然记了整整三页稿纸的内容,细化到我的某个单词的书写位置和课件背景颜色使用是否合理。老师一张课件一张课件地点评、指导。她提出:一节好课必须是一节主题明、思路清、策略活、问题好、重思维、重能力、重运用、重效果的课。要主题明确,用一个主问题组织教学;思路要清晰,活动模块衔接合理,结合课堂实际、学生生活创设情景对话;教学策略和方法要灵活多样,符合课标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老师要做到教态自然,教学用语简洁,指令明确,角色定位准确,做学生的引领者、组织者、帮助者、释疑者;板书要做到呈现重难点,书写工整、标准;导课要自然,切合课题,直奔主题;升华部分要自然贴切,源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最后的作业布置要有创造性,注重学生整体素质与个性特长的和谐发展。  

就这样,横向纵向分析,点点滴滴指导,一节课“浴火重生”。再次整合思路、修改课件、调整心态、讲课练课,直至我把这节课的每个单词、每句话都熟解于心。终究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取得了理想的成果。我想,这是对自己坚持努力的最佳鼓励,更是对邵老师培育新人的最好慰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磨课”是一项艰巨繁芜的工作,也是历练青年教师的磨刀石。我将带着校领导的殷切期待和恩师的谆谆教导,怀揣前进的梦想,在四中这片沃土上“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冯牧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