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赔偿款是我丈夫用命换来的!”“账户被封,我拿什么付?”近日,面对这起共有物分割纠纷,当事人杨某某与何某某就先解保还是先履行争执不下。
据悉,杨某某的丈夫许某某因工伤不幸身亡后,175万元赔偿款被存入其母亲何某某的银行账户。由于双方就赔偿款分割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杨某某向清丰县人民法院马庄桥家事法庭提起诉讼,并申请冻结了何某某的账户。尽管法院判决已生效,但因账户仍处于保全状态,属于杨某某的115万元赔偿款无法提取,双方陷入“不付款就不解封”与“不解封就无法付款”的执行僵局。
僵局被打破,始于马庄桥家事法庭法官贾佳在《人民法院报》上发现的“执前扣划”机制。该机制允许在保全状态下,经双方同意直接将款项扣划至法院账户,既保留冻结效力,又确保款项安全。
贾佳立即联动县人民法院执行局核实操作可行性,并与银行确认协助流程。再次调解时,贾佳详细说明方案:将115万元从何某某账户扣划至法院案款专户,待款项到账后立即办理解除保全手续,双方当场签署同意书。
当日下午,贾佳携文书赴银行完成扣划,赔偿款当日转入杨某某账户,保全措施同步解除。(韩丽敏)
点评
本案中,清丰县人民法院巧妙运用“执前扣划”机制,高效化解了执行僵局,避免了当事人进入执行程序的时间和费用成本,同时保护了被执行人的征信记录。通过在保全状态下直接扣划款项至法院账户,既保留冻结效力又确保资金安全,打破了先解保与先履行的二元对立。这不仅及时兑现了胜诉权益,还减轻了当事人的诉讼负担,彰显了司法为民的温度与智慧,为类案纠纷提供了高效、低成本的解决新路径。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