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华龙区人民法院:巧破隐藏账户 为申请人追回百万元欠款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9-05 08:49:57   

本报讯 “太感谢法官了!多亏你们火眼金睛,这救命钱才没打水漂。”近日,申请人张某将书有“高效廉洁 为民解难”字样的锦旗送到华龙区人民法院执行局。这面锦旗背后,是一场与被执行人斗智斗勇的司法“破壁行动”。

这起标的额为100万元的建设工程纠纷案进入执行阶段后,承办法官发现某置业公司名下“家徒四壁”,常规查控仅剩零星存款。手握胜诉判决的张某,望着可能变成“法律白条”的百万债权,不禁潸然泪下。“置业公司没项目?不可能!”承办法官敏锐察觉关键线索。经研判发现,此类企业常将资金隐匿于农民工工资保证金账户。该账户因监管解除后仍显示处于冻结状态,极易成为逃避执行的“避风港”。

在承办法官的指导下,张某依法向住建部门申请信息公开。调查结果显示:涉案账户虽已解除监管,但因企业故意拖延提交解冻材料,导致账户仍处于冻结状态,其中存有足额执行款项。执行团队立即采取措施,依法冻结账户,有效阻断资金转移风险;启动专项程序,将账户款项划转至法院执行专户;通过执行威慑机制促使企业主动履行剩余债务。某置业公司在账户资金被依法扣划后,彻底放弃规避执行企图,主动配合法院执行工作,最终将剩余工程款全额缴付至法院指定账户。

华龙区人民法院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创新“查人找物”手段,让司法判决真正落地有声。(张雨涵 吴彧媛)


点评

华龙区人民法院运用“逆向思维”破解执行难题。当对“家徒四壁”的被执行人实施穿透式财产调查时,不仅暴露出建筑行业资金监管的漏洞,更展现了司法智慧对“法律白条”现象的有效破解。本案实现了执行破壁“三重奏”:一是思维破壁。从农民工保证金账户切入,以信息公开制度刺破企业资金伪装。二是机制破壁。抓住“监管解除≠账户解冻”漏洞,将行业盲区转化为执行突破口。三是协同破壁。司法威慑与行业监管联动,构建“查控—侦查—震慑”闭环。

本案启示:新时代执行工作需兼具“显微镜式”财产查控与“望远镜式”行业洞察。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份判决都从纸上的权利转化为百姓手中的真金白银。全媒体记者 张洪中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