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记者在华龙区建设办站前社区看到,党群服务中心各个活动室空调开放,居民在清凉的环境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在用电高峰期,社区电力保障方面怎么解决?面对记者的疑问,站前社区党委书记王振阳指着党群服务中心屋顶上一块块整齐排列的光伏板笑呵呵地说:“那里既有‘光景’,又有‘钱景’,社区经济悄然升起。”
为有力推动社区发展由“输血”向“造血”转变,推进社区各项工作持续发展,去年11月初,站前社区党委和市大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积极谋划研究,结合社区实际,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屋顶空余场地,积极探索推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屋顶光伏发电项目。
王振阳介绍,没安装光伏板之前,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用电设有限用时间,晚上9时许就不再对外使用。如今,党群服务中心实现24小时供电,全力保障居民群众活动用电。
“社区‘零投资’,该项目每年为社区提供2万度的电供社区使用,未使用完的度数将统一折算成现金支付给社区,每年能够为社区节省和创收3万多元,将有效实现社区发展的自给自足。”王振阳表示。
而这只是华龙区发展社区经济的一个缩影。
为持续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华龙区立足于社区现有资源,立足于居民群众需求,将发展社区经济作为基层党建的一项重点工作去探索推进,研究制订《华龙区培育社区社会企业发展社区经济试行办法》,建立健全社区社会企业的管理、运营等机制,明确产权关系、利益分配机制等关键环节,探索形成了社区经济发展新路径。
对于闲置集体用房、小区公共空间等资源较为丰富的社区,实行整合利用发展社区商业的“市集经济发展模式”。任丘办河东社区在新华街规范划定24个摊位,动员社区离退休党员、商户代表担任市场巡逻员,经营秩序大幅改善,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提升。
对于无物管小区较为集中、居民物业需求迫切的社区,探索“信托物业发展模式”。人民办光明社区成立社区级物业服务企业,逐步托管辖区内无物管小区,目前已覆盖14个小区452户,居民物业费主动缴纳率从原来的较低水平提升至70%以上,获得群众支持和认可。
对于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宽裕的社区,通过双边合作、利润分成等形式,提供托幼、养老、培训等民生服务,探索“合作经济发展模式”。长庆办南江社区将党群服务中心作为发展社区经济阵地,联合中原油田老年大学,开办南江社区老年大学,开设书法、绘画、舞蹈等课程,日培训人次达200人,极大丰富了居民日常生活。
通过线下实体店与线上电商平台相结合,整合辖区各类服务资源,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胜利办在全区率先试行社区经济抱团发展模式,由盟城社区等7个社区联合盘活资源,将闲置资源改建为“咱社区优鲜购”实体店,开发菌菇、水蜜桃、甜瓜等10余个品种,开展线上线下团购活动20余期,让实惠与便利直达居民。
目前,全区已注册成立社区社会企业35家,初步实现营业收入100余万元,经营收益全部反哺居民,让居民共享社区经济发展红利,极大地提升了社区党组织号召力、凝聚力。记者 王莹 杜鹏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