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规范南乐县域内小摊点(流动商贩)经营秩序,7月8日,南乐县人民检察院与县政协联合召开社情民意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工作交流会,邀请相关行政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围绕职责划分、摊位规划、综合治理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并形成三项核心治理举措。
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落实。南乐县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重点说明社会公共利益受损事实及行政单位法定职责,各行政单位负责人积极回应,承诺将严格对照工作要求,强化对小摊点不规范经营行为的专项整治。
科学规划,优化摊位布局。会议深入剖析小摊点占道经营问题的成因,通过“双线调研”(“群众需求+商贩诉求”)推动精细化管理:科学规划摊位布局,确保应急通道绝对畅通,平衡交通秩序与民生需求,实现规范有序经营。
联合共治,创新管理模式。构建小摊点“1+N”协同治理机制:以“金盾护航”政协委员工作室为枢纽,建立检察机关、行政机关、政协委员、社会力量四方联动平台,通过案件跟踪、方案共商、常态整治等举措,实现专业管理与社会参与的良性互动,推动形成可持续的城市治理生态。
南乐县人民检察院负责人表示,将深化与县政协及行政单位的协作,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小摊点经营规范有序,实现“垃圾不落地、夜市不扰民、道路不堵塞”。(闫伟东 孟婵)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