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西瓜甜润致富路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5-16 07:38:40   

“20.045公斤!当选‘瓜王’!”5月15日,第二届南乐县西瓜种植技能大赛在福堪镇马村群众文化广场举行。主持人现场宣布最后结果:马村种植户王金娜的32号瓜荣膺“瓜王”,奖品是一辆崭新的农用电动三轮车,现场群众用掌声和欢呼声向“种瓜能手”表达祝贺。

在当天的活动现场,瓜王争霸、达人分享、产销签约等环节轮番上演。这场“甜蜜盛会”不仅展现了瓜农的精湛技艺,更折射出福堪镇西瓜产业的蓬勃生机。从30年前的10座简易大棚到如今万亩瓜田连片成海,从“单打独斗”到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一个个西瓜托起群众的“致富梦”,书写着乡村振兴“甜蜜答卷”。

福堪镇位于南乐县东北部,地处冀鲁豫三省交界处。20世纪末,福堪人通过到山东寿光等地学习交流,引进了西瓜种植栽培技术。

作为较早的种植户,吕前刘村的“种植达人”吕军营在现场分享了自己的经验:“要不断创新求变才能长久发展,向外地大型种子公司、农业技术专家、种植户学习,试验新品种,学习新技术,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种植技术水平。”

这只是福堪镇西瓜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该镇积极发挥产业集群发展优势,建设马村果蔬种植产业园区,以马村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甚至跨省村、镇。截至目前,全镇有西瓜种植专业村15个,西瓜种植面积已达2万亩,拥有现代化农业园区5处,种植品种涵盖甜王、10K、12K、红钻、甜露露等落地瓜和2K、L600、彩虹挂、锦绣、珊瑚虹等小型吊秧瓜。

福堪镇在科技赋能方面下足了功夫。在育苗中心,采用智能化育苗系统,通过电脑控制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实现了育苗的精准化、自动化。在种植过程中,推广应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无人机植保、智能温控大棚等先进设备,提高了种植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利用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对西瓜生长过程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并及时调整种植方案,确保西瓜品质和产量。智能化温室大棚完全改变了“露天种植”的传统方式,实现了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一个棚,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科技赋能规模化种植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为西瓜产业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目前,全镇西瓜种植面积达2万亩,年产量1.6亿斤,年产值2.3亿元。

为打破山东在技术、销售方面的垄断,福堪镇不断延伸产业链条,逐渐形成了集西瓜育苗、种植、采摘、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随着育苗技术的不断成熟,现代化育苗棚逐步形成规模,实现了种苗从“进口”到“出口”新跨越。2024年,该镇的恒丰育苗基地成为濮阳市最大的育苗基地,培育的种苗涵盖西瓜、辣椒、茄子、甘蓝、黄瓜、豆角、白菜、圣女果、番茄等品种,年产值2000余万元。

为推动西瓜产业做大做强,按照集中连片、帮带发展的原则,福堪镇于2021年成立福堪镇果蔬产业发展委员会,形成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的新发展思路,实现了从原来的“各自为战”到现在“抱团取暖、帮带发展”的新跨越。刘月军就是福堪镇果蔬产业委员会的一名“经纪代办”。当天,他作为“销售达人”在现场做了分享:“配备专业的看瓜团队、码瓜团队、运输团队,一环扣一环的服务,让我们的合作客商越来越多。现在,我们长期合作的大型客商有60余家,果蔬交易市场已成为豫北最大的果蔬交易中心,日交易额突破100万元。”

随着西瓜产量、销量的“双提升”,西瓜的订单需求也日益增长。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2023年,福堪镇改造提升了豫北果蔬交易市场,将其扩建至4万平方米。

初夏的福堪镇,瓜田翠浪翻滚,货车往来不息。一个西瓜,从破土萌芽到畅销全国,承载着科技的力量、协作的智慧与时代的机遇。在这片三省交界的土地上,“甜蜜事业”正以蓬勃之势,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我们建立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产业链条,每个西瓜都要经过品相筛选、糖度检测、溯源贴标等6道工序。”福堪镇党委书记李兴敏介绍,“仅采瓜季就提供临时就业岗位5000余个,带动劳务收入2920万元。西瓜产业的蓬勃发展,既充实了农民的‘钱袋子’,更激活了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池春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刘广凡 刘玉娜




责任编辑:崔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