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凝心聚力勇担当 攻坚克难创佳绩
——经开区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收获满满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5-03-24 07:28:55   

战鼓催征,号角激昂;百日攻坚,尽显担当。

2024年11月以来,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组织开展“严实纪律转作风 守牢底线促发展”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全区上下秉承“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干部作风、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四大领域掀起了一场刀刃向内、自我革新的攻坚战。

经过100个昼夜的奋力拼搏、100个昼夜的务实重干,经开区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累计排查整改问题5508项,化解国家督办信访案件11起,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三年全市领跑,1694件民生诉求实现100%办结……一组组亮眼数据、一项项突破性成果,见证了经开区在攻坚中破局、在淬炼中蝶变的奋进历程。

构建攻坚体系,以“顶格战法”凝聚全域合力

越是急难险重,越需举旗定向。经开区党工委将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作为检验政治担当的“试金石”,以顶格机制、顶格标准、顶格举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攻坚体系。

以上率下,握指成拳。行动伊始,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挂帅“总指挥”,主持召开动员部署会,吹响“向顽疾亮剑、向短板宣战”的冲锋号。党政主要领导牵头成立领导小组,创新制订“1+4”实施方案体系,即1个总方案统领全局,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民生保障4个专项方案靶向施策。同时,建立综合协调、宣传教育、问题整改、督导督查4个小组,推行“周调度、月通报、季考评”工作机制,累计召开专题推进会8次,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扎实推进。

机制创新,闭环管理。经开区创新推行“清单式”工作法,建立“问题排查—整改落实—验收销号”全链条闭环机制。领导干部带头认领“责任清单”,部门协同制订“任务清单”,督导督查组动态跟踪“进度清单”,确保问题不遗漏、整改不拖延、成效不打折。行动期间,经开区累计排查问题5508个,整改完成4379个,立行立改率达79.5%,实现了“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机制、提升一个领域”的倍增效应。

凝聚攻坚合力,以“头雁效应”激发雁阵活力

整治行动成效如何,关键看干部作风。经开区将作风建设贯穿行动全过程,以“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党员亮身份、领导亮职责、干部亮承诺,让党旗在攻坚一线高高飘扬。

领导干部“三个带头”树标杆。经开区领导班子成员、县级干部率先垂范,带头优化作风,带头深入一线,带头督查整治干部作风、安全生产、生态环保、信访稳定等各个领域问题;带头开展招商引资,带头联系重点项目,带头分包信访案件,带头攻坚克难、解决问题,形成“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的生动局面。同时,各乡镇办、区直各单位负责人严格按照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工作要求,坚持整体推进,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行动开展与推动工作、落实目标任务相结合,把转变干部作风放在第一位,严明纪律,严格要求,以高效务实作风促进各项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作风整顿与能力提升双轮驱动。经开区通过“周四夜校”学习、加强警示教育、开展纪律督查等方式,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旁若有人、常若有人”的警醒,培育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大气和踏踏实实干好工作的“暖流”,切实增强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把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长期坚持下去,营造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将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与工作实际相结合,组织开展论坛交流、学习探讨等活动,时刻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明白自己都是“赶考人”,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面对再繁重的任务,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初心,不要忘记自己的使命,主动扛起岗位职责。

提升攻坚质效,以“精准打法”破解发展难题

直面问题才能破解难题,精准施策方能事半功倍。经开区坚持“分类治理、重点突破”,打出系列组合拳,推动四大领域治理质效全面提升。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扬尘、异味问题,经开区开展“蓝天、碧水、净土”整治行动,推动解决了一大批生态环境“老大难”问题,如期完成攻坚目标和年度责任目标。2024年全面完成大气、水、土壤约束性指标任务,连续4年实现空气质量达标。截至2025年2月18日,经开区PM10、PM2.5同比分别下降21.3%、50%;优良天数同比增加5天,创历史最好。

建立“专家查隐患、部门督整改、企业抓落实”工作机制,由经开区应急管理局牵头,针对重点领域进行多轮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时调整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和安全生产预案,加大宣传力度,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全面筑牢全区各行业各领域安全生产防线。

12345热线“接诉即办”机制高效运转,物业管理、城市管理、居民消费、学校餐饮补课、拖欠工资等830件民生诉求已基本解决到位;深入开展“四下基层”活动,主要领导带队深入村居一线和群众家中,了解“急难愁盼”问题,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投入生态环保、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安全稳定等工作中,融入基层、汇入群众,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不断强化党员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

筑牢攻坚防线,以“三大路径”护航行动成效

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以纪律作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通过思想淬炼、担当历练、能力强化三大路径,推动党员干部实现精神提振与工作质效双提升。

思想淬炼铸就政治自觉。经开区通过专题学习、研讨交流、督导检查等多元形式,引导全区干部提升政治觉悟,将纪律约束转化为行动内驱力。重点聚焦“制造强市先行区、创新发展引领区、城乡融合样板区”建设目标,激发干部在困境中勇担当、在逆势中求突破的进取精神,形成全员抓经济、聚力促发展的攻坚态势。

担当历练拉升实干标杆。在全区构建三级责任体系:一是强化岗位使命意识,建立周调度、月推进机制,筑牢恪尽职守思想根基;二是深化“四下基层”实践,领导班子带头走访群众解决“急难愁盼”,党员干部下沉生态环保、乡村振兴等工作一线提高服务本领;三是深入推进作风建设,通过举办夜校培训,开展警示教育、纪律督查等方式,培育党员干部务实清廉作风,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能力强化构建效能体系。建立“三维赋能”机制:一是领导示范赋“热能”,党政主管带头攻坚,形成以上率下工作格局;二是清单管理赋“动能”,对四大重点领域实行周汇报、月督查,压实责任链条;三是实践转化赋“势能”,推动攻坚行动与本职工作深度融合,通过难题破解提升干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三维赋能”、三个维度、“三大路径”,最终形成纪律作风与工作实效互促共进的良性循环,为区域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上,经开区将攻坚精神转化为奋进常态。全区党员干部带着“问题清单”走进车间工地,揣着“民生账本”深入街头巷尾,持续巩固扩大脱贫攻坚成果。新时代新征程上,经开区将聚力聚焦“四高四争先”,瞄住盯准“三区”建设目标,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经开篇章。本报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施民法 王劲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