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2024年12月30日,清丰县召开县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县上下锚定“两个确保”,持续实施“十大战略”、推进“十大建设”,以制造业倍增行动为牵引,统筹推进稳增长、促转型、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工作,力争2025年经济增长7%,研发经费投入增长20%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5%左右,粮食产量6亿公斤以上,以实际行动为濮阳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清丰力量。
狠抓项目建设,做强产业支撑。深入实施换道领跑战略和数字化转型战略,强力推进制造业倍增行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一是深化“双招双引”。以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乡贤招商为重点,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力争2025年签约制造业项目48个以上,实际到位省外资金78亿元以上。同时,强化科技赋能、产教融合,持续开展高校行、“雁归兴清”等活动,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来清创新创业。二是深化“制造倍增”。突出绿色化、智能化、定制化、适老化,推动一品龙腾等28家企业转型B级,广立等21家企业“智改数转”,俞木匠等32家企业向高端整屋定制转型,丽曼俪等企业拓展适老化家居市场。培育壮大伍钰泉面业、慷达食品等29家省市龙头企业,推动花青素生物科技等8个项目2025年建成投产,双汇与汇润食品股权并购。支持中石集团等骨干企业上网出海,推动光普讯维光纤等7个项目2025年竣工投产,汉星100MW/400MWh共享储能等8个项目开工建设,推动开发区全年规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破百亿、晋升一星级。依托冀鲁豫飞行营地,招引深圳天鹰低空飞行装备等项目,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三是深化“改革创新”。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力争全年培育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农业科技园区等23家,推动“四有”研发规上企业在130家以上、研发覆盖率85%以上,争创国家级家居检验检测中心。强化“产学研金服用”融合,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3.5亿元以上,实现新增贷款20 亿元以上。深化“万人助万企”,推动企业开办等13项“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
抢抓政策机遇,有效扩大内需。扩围实施“两重”“两新”政策,创造多维消费场景,打造经济发展强引擎。一是释放商贸潜力。探索推行“清丰商贸码”,培育御鼎蓝庭等16家企业入库,市场化运营现代家居交易中心,举办第八届家博会等系列展会20场以上。深入实施“党建+村播”工程,力争全年农特产品年网销额突破40亿元,争创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二是增效现代物流。全力压减社会物流成本,推动鑫富源家居物流园、货多多豫北分拨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开工建设。支持金慧科技与申通等企业强强合作,发展数据标注、服务外包等数据服务类产业,确保2025 年营收实现1.8亿元,带动就业2000人以上。三是激发消费活力。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刺激家居家电、汽车“焕新消费”。深入实施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战略,加速把文旅产业培养为支柱产业,整合“红孝虎极”特色资源,打造沉浸式、互动式文旅场景,推动单拐纪念馆争创AAAAA级旅游景区,力争全年举办文体活动30场以上,实现“月月有演艺、季季有赛事”。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推动中青旅以蘑菇IP为主题的农旅融合、产村一体项目首季开街。
紧抓城乡融合,厚植幸福底色。聚力民生福祉,持续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加快促进濮清向新发展。一是提质濮清同城。落实“五统一”要求,修订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加快锐实达等企业退城入园、引黄调蓄工程等项目建设,加快实施中合永佳生命科学项目、马颊河宋村湿地公园项目、大地密码冷链库项目等,积极推进马庄桥生命健康、商贸宜居小镇建设。二是增进民生福祉。抢抓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机遇,确保年内新增保障性住房1500套,改造棚户区、城中村9个,完成诚睦路等市政道路绿化提升17条,新增绿地面积9万平方米。加快古城乡、双庙乡等撤乡建镇,城关镇、马庄桥镇、固城镇撤镇建办。三是加快乡村振兴。推动24.6万亩高标准农田3月底前通过市级验收,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亿公斤以上。发展壮大食用菌、红薯、叶菜、鸽子、豫丰黄兔等特色种养殖业,推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中期评估顺利完成,打造中部最大健康薯苗繁育基地、豫北最大有机菜基地、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实现2025年鸽子年出栏400万羽,豫丰黄兔年养殖屠宰500万只。四是筑牢安全底线。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攻坚战,确保PM、PMo和优良天数完成市定目标,水质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推行“五门工作法”,开展“化解矛盾风险、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有效防范应对社会安全事件。记者 李振涛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