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河南濮阳,500余座挂载着智能高空监控的通信铁塔守护着沃土良田、大美乡村。
在清丰县韩村镇关焦夫村,望着长势喜人的冬小麦,濮阳铁塔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天眼”系统摄像头的强大功能。工作人员打开电脑,连接“天眼”系统,只见半径3至4公里范围内的耕地、村庄、道路、行人等清晰呈现。
韩村镇镇长程颖用自己的切身体验介绍道:“韩村镇是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主导农业产业种植面积大,日常及农忙时节监管难的问题尤为凸显。而‘天眼’系统有区域入侵监测、越界监测和进入区域监测等十多项功能,可以和卫星遥感、人工实地巡查相互补充。如果某一区域出现违法行为,系统会自动拍照、报警、分析,执法人员就能第一时间将违法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长期以来,自然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一直是个“老大难”。由于执法监察手段不足、人员不足等因素制约,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发现难、制止难、执行难。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给耕地保护装上“天眼”,及时发现违法占地等违法行为,无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濮阳铁塔依托总部视联网智能云平台,基于“遍布全市、点多面广、站高望远”的资源禀赋,充分利用智慧化、数字化形式,以创新型模式打造耕地资源保护,实现全市耕地区域的广覆盖,实时监控土地状态,做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守好每一寸“饭碗田”。
除此之外,濮阳铁塔还充分践行央企使命担当,通过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叠加应用,逐步将通信塔升级为“国土塔”“水利塔”“环保塔”等各类“数字塔”,在助推“耕地保护”战略落地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记者 李振涛 通讯员 吴志凯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