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一步跨两省” 从“各自为政”到“融合发展”
——范县跨省治理新模式探索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12-12 08:47:02   

在豫北和鲁西的交界处、金堤河以北的山东省界内,有一块独特的“飞地”——河南省濮阳市范县老城区。范县老城区常住人口1.5万余人,其中山东籍居民占一半有余。当地群众常言:“全国一大怪,县城设在省界外,山东地里有个河南县,河南县里有个山东乡,山东乡里有两个河南村,河南村里有山东户,山东户里还有河南人。”这就是范县老城区与山东省聊城市莘县樱桃园地理位置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范县城关镇积极落实省委书记楼阳生莅濮调研指示精神,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抢抓发展机遇,建设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变“飞地”为跨区域发展“新高地”。

122.jpg

范县城关镇鸟瞰图。

黄河之滨:“飞地”的诞生

范县历史悠久,为上古颛顼氏故墟、帝舜故里,夏属昆吾,春秋为晋邑,西汉初始置县,因范水穿城而过得名,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曾在此任县令五载,留下了“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千古佳句。由于地处黄河下游的冲积平原,范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然而在滋养这片土地的同时,黄河也为其带来了无尽的变迁。

黄河的反复改道,使这片土地常常遭受洪水的侵袭,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巨大挑战,但也成就了这片土地的独特性,塑造了当地人坚韧不拔的性格。新中国成立前,范县及其周边地区还隶属于山东省,与现在的莘县、台前县等地区接壤,构成了一片完整的行政区域。1963年,金堤河流域遭遇百年罕见特大暴雨,波涛汹涌的洪水从上游的河南省境内倾泻而来,处于下游的山东省范县、寿张两县的南部地区片刻间汪洋一片,房屋被毁、农田被淹,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灾后,当地政府在金堤河省界处重修拦水坝,对原坝加高,但给上游地区的河南等地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省界处的双方居民多次发生水事纠纷。解决金堤河水患纠纷问题,刻不容缓。

为了便于统一管理泄洪事宜,经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将山东省需要泄洪的区域划归河南省管辖。调整后,金堤河全流域都经过河南省境内流入黄河,豫、鲁两省关于金堤河的水事纠纷得到彻底解决。就这样,范县老城区在莘县樱桃园镇的“包围”下,形成了一块独特的“飞地”。

123.jpg

范县城关镇人民政府所在地。

时代变迁:挑战与机遇并存

范县老城区的特殊地理位置,虽然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挑战,但也为当地的发展带来了独特的机遇。1997年,为了经济发展需要,范县将县城迁至金堤南5公里的范县新城区,老城区成为现范县城关镇党委、镇政府的驻地。随着时代变迁,范县城市发展的框架逐渐拉大,老城区开始面临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人口流失、交通拥挤等问题,新旧城区的差距也愈发明显。

如何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困境中开辟新路,成为了范县发展老城区的核心课题。管理上的复杂性,虽然增加了行政成本,但也为当地政府积累了丰富的跨区域合作经验,为未来的区域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范县城关镇一直积极寻求突破,争取两省间的政策支持,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力图通过区域合作,打破地理位置带来的制约。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不仅体现了范县人迎难而上的精神,也为范县老城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动力。

2023年9月,省委书记楼阳生到濮阳调研时,关注到范县老城区的发展现状;市委书记万正峰、市长朱良才又先后到范县老城区调研部署,遍访大街小巷,提出建设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落实楼阳生书记指示精神的具体要求。于是,范县多年来对老城区发展的探索方向更加明晰。

机制创新:有效赋能跨省协作

那么如何融合?如何发展?首先要解决的是管理的问题。范县老城区面临着“双重管理”的复杂局面:虽地处山东,但行政上却需要遵循河南的政策,群众办事经常要跑好几个地方,且两省之间必须有高度的协调和配合。随着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当地政府推出了一项项创新的跨省联合协作工作机制,范县城关镇与莘县樱桃园镇的联系愈加紧密,群众办事也更加快捷高效。

综合执法全面融合。范县城关镇与莘县樱桃园镇建立边界联管机制,定期组织跨域联合执法,双方时常在城市执法管理、市场监管、市域治理等综合执法中进行全方位合作,有效解决了范县老城区南北大街两侧临街商户私搭乱建、占道经营,边界“散乱污”企业和污水乱排等问题。人大代表联动监督。两地共同打造豫鲁跨省联建人大代表联络站,建立范县城关镇人大与莘县樱桃园镇人大跨省联建合作交流联席会议制度,两地人大代表对涉及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内的社会治理难题共同梳理,提出合理化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联合两地相关责任部门共同推进解决。构建跨省联调平台。两地政府成立豫鲁跨省矛盾调解室,建立互动式、常态化的跨区域矛盾纠纷解决协调机制,安排两地专兼职调解员在豫鲁跨省矛盾调解室定期坐班。组建范县老城派出所和莘县樱桃园派出所“跨区域两所协作微信群”,共享跨区域警情信息,联合开展跨区域协作预警、防控、打击,全力保障了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的稳定和谐。

跨省协作机制的创新,既简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办事效率,也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为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催生出丰厚的成果。

产业发展:积极整合资源优势

产业有特色,发展才有活力,为了唱好地域特色“戏”,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积极整合优势资源,不断培育壮大优势产业。

植入文旅文创元素。一座老县城,犹如一座完整的博物馆,不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更记录了无数动人的文化积淀。范县老城区的文化是“听得见、看得着、可触摸”的,当地政府在提升改造的过程中,将大礼堂、电影院、原县委大门等承载着历史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保留了下来,植入文旅文创元素,使这座兼具传统文化、传承展示与现代生活元素的特色老城,逐步成为了具有强烈年代感、鲜明标志符号的旅游目的地和网红打卡地。繁荣特色商贸。一座老县城,必定有着商贸经济作为支撑。当地政府立足范县老城区地理交通优势和商贸基础,以特色商贸业为切入点,着重发展小商品批发零售、特色商业街区、农副产品贸易、蔬菜批发、冷链物流等产业,不断提升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的规模和档次,吸引了大量人流消费。发展夜市经济。一座老县城,街头巷尾都藏着美味的烟火气,散发着“舌尖上的美味”,也述说着丰饶的地方故事。当地政府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以“人间烟火气,记忆寻味地”为目标定位,将范县老城区曾经街头巷尾的特色小吃进行整合,引导商户、摊贩集中经营,举办发放“夜经济”消费优惠券、酒水畅饮等一系列活动,集聚了人气,激发了市场活力,为保就业、保民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黄河的反复改道,到国家的行政区划调整,再到豫鲁融合发展试验区的建设……范县老城区的每一步发展都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但范县人始终秉持着积极进取的态度,迎难而上,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在中原大地上持续书写着华美篇章。本报记者 杜鹏 通讯员 李红忠 范淑玮 文/图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