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华龙区孟轲乡魏寨村
做好拆迁“后半篇” 文章 让有居变“优居”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6-27 05:26:14   

本报讯 近年来,华龙区孟轲乡魏寨村秉持安置与安心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搬迁与融入并进的工作思路,在做好拆迁“后半篇”文章上找准发力点,全力破解发展难题。

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让“优居”有“底气”。魏寨村通过城中村改造,实现了由农村变为社区、由农民变为市民的华丽蝶变。身份和环境的改变,倒逼村“两委”和全体村民思想观念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如何让城改获取的第一桶金实现收益最大化,如何让群众由“土里刨食”变为服务城市发展,该村“两委”多方考察、科学论证,并与开发商充分沟通后,提出了集体购买东湖湾门面房的提议,后经过“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最终将这一提议变成了现实。其间,该村也曾遇到部分村民要求将这笔资金分发到户的意见,通过村党支部、村委会、党员、群众代表为其做思想工作,最终获得了全体村民的一致同意。当年,该村通过集中招商获得了60余万元的租赁收益。第二年,村民实现了分红,中央电视台对此事进行了现场报道,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发展让集体和群众尝到了甜头,该村又实施了占地面积200余亩的汽车商贸城项目,已有32家公司入驻,年收益50余万元。

村富如何带动民强?该村“两委”积极扶持原有的装修、运输行业从业人员,提供担保贷款、设备更新等服务,不断为村民增加收入蓄势赋能。目前,该村从事装修运输业人员600余人,拥有运输车辆160余辆。同时,村“两委”发挥区域优势,积极与辖区工业企业、物业公司对接,根据需求提供园林绿化、环境保洁等短期务工服务,300余名村民实现了“下楼即就业”,广大村民的致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变组织优势为治理优势,让“优居”有保障。该村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高标准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落实“党员联户、干部包片、支部会商”工作机制,村“两委”班子每人认领一颗“星”,明确责任人。健全完善“三项制度、两级联动、一张清单”的基层治理“321”工作机制,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严格坚持党内生活制度,每月定期开展党员主题日活动,通过建立实绩档案,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培养党员致富带头人25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有效激发。建立并认真执行村务公开、“四议两公开”、村民议事参事等制度,增强了党务村务公开的透明度,融洽了干群关系,营造了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良好氛围。村党支部先后多次被市委、区委命名为“五好”党支部、“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3年成功创建“三零”村居。该村党支部书记被市委表彰为濮阳市“李连成式”农村党支部书记。

变谋划蓝图为发展实景,让“优居”有质量。如今的魏寨村,村民生活富足,居住环境优美,文体活动多样,真正实现了“有居”变“优居”。建成了藏品2000余件的村史馆,成为村民溯源历史、传承文明、留住乡愁的党课阵地;组建了锣鼓队、秧歌队、广场舞队三支文体队伍,连续举办了15届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村晚”,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村集体资产增值上做文章,谋划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实现村集体经济壮大多元化,开展定向技能培训,为周边企业提供技术工人,增加群众收入。

下一步,魏寨村将持续聚焦搬迁群众“快融入、稳得住、有就业、能致富”总体目标,立足乡情村情,再创举措、再出实招、再鼓干劲,创“五星”、争先进,让所有搬迁群众扎根新家园、开启新生活、实现新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寇玉琨)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