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3月,示范区秉持“以人为本、便民利民”原则,启动县域零工市场,有效解决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渠道少、匹配就业难等难题,促进群众更加方便快捷地实现家门口就业。4月16日,记者自示范区组织人社局获悉,示范区零工市场已登记招工企业30余家,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直接帮助70余人顺利实现就业。
统筹资源,创新形式建市场。结合企业、零工人员需求,坚持方便零工人员就近找活儿与提升城市管理相统筹,示范区零工市场选址位于滨湖湾商业街(开州路与开德路交叉口),让群众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地进入市场。
强化管理,建全模式优服务。示范区制订并公布日常管理、安全保障、监督管理等制度,强化零工市场的日常管理、求职服务、招聘服务,保障零工人员合法权益;打造“线上+线下”复合招聘服务模式,线下以零工市场为延伸,线上开通“濮阳零工市场”微信小程序,建立 “即时快招”服务机制,探索 “零工+直播带岗”模式,帮助群众求职更加简单化、便捷化。
精准荐岗,高效运营促就业。示范区开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根据务工人员实际需要和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电子商务、家政服务等技能培训,帮助劳动者就业由体力型向技能型转变,实现稳定就业。定期组织街道、政法等部门工作人员进驻市场,为零工人员提供普法宣传、协商调解、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指导劳动者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有效保障零工人员劳动权益。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郭蒙蒙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