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位于台前县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的濮阳市飞翔房车实业有限公司,一名外地客户领到了机动车临时号牌,高兴地说:“台前的服务太好了,提车方便多了。”据了解,为助力企业发展,方便购车客户,台前县公安局特别为企业开通了互联网业务办理权限。这是台前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
2023年以来,台前县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工作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号工程”,坚持“营商环境优县”战略不动摇,坚持硬环境、软环境一体推进,创新实施“三晒双评一公开”活动,栽好“梧桐树”、筑好“温暖巢”,以营商环境优势构筑公共服务新“高地”。
“三晒双评一公开”
打造服务品牌
为激发市场活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2023年,台前县在全市率先开展“三晒双评一公开”活动,通过开展晒承诺、晒流程、晒作风,“百企评局长”“千人评百岗”,全力解决群众和企业关心关注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为企业办事提供便利、政府运作提高效率、经济发展增添活力。
以“三晒”为突破口,致力于建设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营商环境。一是晒承诺。整理31家县直单位便民利企事项、承诺事项、服务事项清单,通过多种渠道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晒流程。组织开展“局长走流程、股长坐窗口”活动,全面落实一次告知、限时办结、超时默认制度,让企业和群众看得清楚、心中明白、办事畅快。三是晒作风。在县行政服务中心设立“纪委监督岗”,强化监督检查,持续正风肃纪。
台前县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百企评局长”“千人评百岗”评选活动。
在全县范围内开展“百企评局长”“千人评百岗”双评活动。“百企评局长”评议对象为34个涉企便民单位局长,公开征集100家企业(项目)负责人进行评议;“千人评百岗”评议对象为95个具有相关职能的重点股室,邀请服务对象开展网络投票评价,并组织应知应会知识闭卷测试,推动各部门负责人走进企业、俯下身子、沉下心思,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活动中,统计部门全程参与和监督网络后台、程序制订、评价结果等流程,做到“双评”结果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开,积极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活动开展以来,全县31家县直单位完成“晒承诺”视频公开,梳理职能部门政务服务明白卡397项,136项高频事项推行“一件事一次办”,逐步实现“五减一优”,减材料331份,减证照73个,减环节466个,减时间3560天,减事项59个。
绿色通道
助力项目提速
为促进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台前县探索建立“一家牵头、共同参与、联合辅导、一次告知”的重点项目前期长效辅导机制,全面梳理制订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清单,实行“一家牵头、多家响应”的联合踏勘,构建项目审批服务绿色通道,实现项目审批提速增效。
全面梳理项目审批手续办理清单,按照“一项目一清单”要求,逐项列出审批事项、办理部门、办理流程、申请材料,明确项目审批的“路线图”,强化部门间业务协同,开展联动审批,大力开展网上服务、网上审批,让“数据跑路”代替“群众跑腿”,切实抓好项目前期工作,提升办理实效。
台前县委营商办走访县政务服务中心窗口单位,查看办理事项入驻情况。
成立项目手续办理工作专班,及时解决项目在审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提供全程陪办、按需帮办、及时跟办、协调督办的“保姆式”服务的同时,为建设单位提供专业化、精准化的指导和帮助,变原来“一对一”辅导为“多对一”“多对多”的多元化联合辅导,并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联合辅导室,提高工作效率。
建立重点项目联审联批机制,设立重大项目绿色通道审批服务综合窗口,建立“一家牵头、多家响应”的联合踏勘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窗式一站式”服务,实行优先办理、限时办结,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目前,台前县承担的34个省、市重点项目已办结29个。
不动产登记服务
更便民
常态化开展“验登合一”“交房交证”工作。以企业群众需求为导向,由“坐等办理”变为“靠前服务”,主动对接验收和项目资金监管等事宜,综合运用联合验收、容缺办理、数据共享等措施,常态化开展“验登合一”“交房交证”,实现社会投资项目房屋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证、不动产首次登记和不动产权证书“三证”同时发放。目前,建润府、书香名筑2个项目44个单体2818户群众已享受到政策改革红利,交房时间分别提前270天、427天,项目工期大幅缩短,企业成本明显下降,群众办证便捷高效。
实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通过手机微信小程序“i濮阳”,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即可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截至目前,累计办理业务3660件,占同期业务总量的50.59%。
为全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台前县将营商环境评价工作纳入县直单位年度综合考评体系,根据营商环境评价结果给予加减分或“一票否决”,作为干部评先树优的重要参考。2023年,台前县共召开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推进会8次,坚持问题导向,依托企业投诉“110”、营商环境执法大队等重要载体,开通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县委书记专用信箱”,把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作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重要途径,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以更优的营商环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本报记者 李世秀 通讯员 岳文锋 高飞 王娇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