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平岸阔催人进,风正扬帆当有为。2023年,范县白衣阁乡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一年来,白衣阁乡实干为要,经济增长稳中向好;夯基垒台,工业发展稳中有进;精准发力,乡村振兴步伐加快;为民履职,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步履不止,春山可望。2024年,白衣阁乡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引领,夯实基层基础,立足乡域实际,按照“北城建、南水产、西农业、东文旅、中提改”的发展思路,以坚如磐石的信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奋楫扬帆,再启新程,努力实现首季“开门红”、全年“满堂彩”。
白衣阁乡抢抓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推进会。
党建引领聚合力
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白衣阁乡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党建赋能,着力加强阵地建设、机制建设、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凝聚治理合力。
搭好平台,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白衣阁乡持续推进主题教育理论学习常态化,全面落实“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形成乡党委结合实际“深学”、各党支部精心“统学”、主题党日沉浸式“践学”、党员潜心“自学”的“四学”模式。面向全乡村党支部书记,召开2024年“五星”支部创建工作推进会,由各“星”创建工作专班组长对本年度创建目标、创建措施、创建难点进行梳理讲解,并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到兄弟乡镇学习“五星”支部创建经验做法,搭好学习平台,帮助村党支部书记厘清创建思路、解开创建困惑,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
发展产业,提升基层组织凝聚力。白衣阁乡做大做强做优特色种植、苗木培育、畜禽养殖、设施蔬菜、有机旱作“五大特色产业”,不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力促7家“特”“优”农业企业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特色经济、联农带农经济和村集体经济,建立健全“村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市场主体+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形成抱团发展的共富综合体。紧紧围绕农业产业结构总体布局,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实施优质产业项目14处,推动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
服务群众,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白衣阁乡投资150万元打造郭庄村新村室一处,面积2000余平方米,预计今年9月份竣工投入使用;投资300万元打造钱樊姜村美丽村庄,预计今年10月份竣工。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坚持“政府主导、党员示范、共治共享”模式,联合清尘保洁公司共同发力,动员党员干部、志愿者、公益岗人员及群众积极参与,逐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推动人居环境变“一时美”为“持续美”,着力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幸福指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力。
东西赵安置区幸福花苑。
紧盯目标乘势上
经济指标稳中有升
白衣阁乡全面贯彻落实首季“开门红”各项政策措施,以项目为重、以发展为先,时刻保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奋斗姿态。一是加快项目招商,汇聚发展动能。把“工业强乡”作为“第一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头号工程”,结合县域实际,强化全局思维,深度聚焦绿色转型、产业集聚,推动盘活存量、扩大增量,高质量谋划了10个打基础、增后劲、利长远的民生项目,增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动力。以“培育新质生产力”为目标,以“保增长、促发展”为根本,实行“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招商、分管负责同志重点招商、全乡党员干部服务招商”的招商引资模式,构建由项目信息收集、合作洽谈联络到后续跟踪服务的“直线招商”机制。目前,该乡已召开乡贤座谈会1场,联系乡贤24人,洽谈招商合作6家。二是加大征管力度,促进税收增收。对辖区商铺、厂房、企业进行摸底排查,对乡域税种进行“拉网式”普查,摸清税源底数,进一步夯实税收基础,切实提高税收质量。整理税收优惠政策,利用微信公众号、税收宣传栏、横幅等,做好税收优惠政策的解读、普及、宣传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政策进户、辅导进企”税收优惠政策宣传活动,切实增强全民纳税意识。三是优化服务保障,推动企业稳定。坚持落实班子成员包保企业制度,围绕“主动深入解决困难、用心用情搞好服务、全面详细宣传政策”工作思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实现乡域企业每月走访全覆盖,开展“暖监管”、打通“肠梗阻”、解决“急难愁”,做到上门寻找问题、走访带回问题、高效解决问题,力促项目不断落地。预计1至3月份,全乡一般财政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680万元,同比增长51.3%;全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9500万元,同比增长7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400万元,同比增长28%。
闽华纺织生产车间。
精准谋划强固投
项目入库多点开花
白衣阁乡千方百计抓进度,紧盯新开工项目和续建项目建设,奋力实现保稳定、增投资的目标。一是抓好现有在库项目,跟进数据质量。梳理辖区现有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对云和天境、范水新城等17个在建项目逐个摸底排查、实地走访。加强数据审核,严格对照省、市、县固定资产投资凭证制度要求,重点核对项目进度、会计凭证、统计台账等信息,确保每个项目资料齐全、内容翔实。二是统筹储备项目,跟进业务培训。对将要开工、已达入库条件的项目及时纳统,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已开工项目进行业务指导,着重讲解项目入库时间、流程、申报材料等相关事项,加大项目固投数据服务指导力度,不断总结项目入库审核中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方向,提高入库项目审核通过率。今年以来,该乡已指导2个项目成功入库。三是深挖潜在项目,跟进落地服务。组建项目入库走访调查组,及时掌握项目生产经营困难,对纳统有困难的项目进行专项指导,积极协助项目单位做好新项目入库工作。对尚未形成规模、资料不完善的项目,常态化盯守关注,一旦符合入库条件,坚决入库纳统。截至目前,该乡行政村商业置换安置项目正在培育,完成“四上”企业入库2家。
项目建设新跨越
服务城乡互促共进
白衣阁乡坚持将服务城区发展作为重要工作,严举措、强成效,全乡上下一心、克难攻坚,及时高效解决项目推进问题。一是整合工作力量。在实施东赵村、西赵村、柳西村等6个村商业置换项目中,抽调精干人员,组建项目建设推进组,发挥集体智慧优势,在议事上求全面、在谋事上求精准、在做事上求实效,逐一制订推进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思路、节点,优化环境、倒排工期,有针对性地组织施工力量加快推进,确保不折不扣地按期完成既定任务。二是明晰工作台账。在建设西环路、向南连接G240、依托水系连通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带工作中,细化职责任务、严明时间节点,形成攻坚合力,压实一把手主体责任,明确班子成员、管区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主动对接住建部门解决地面附着物问题。同时,严格落实“四个一”工作机制,在项目建设上用真情、下实劲、常调度、细把脉,将工作台账细化到周、落实到人,以攻坚的态势和会战的氛围,攻城拔寨破难题,争分夺秒推进度。三是落实项目保障。加快推进益民路、龙盘路西延等道路及配套管网建设,对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难题,根据具体情况现场办公解决。同时,及时协调解决大型机械、垃圾清运、网电线路移动等问题,确保清障过程无缝衔接、高效推进,有效营造“畅安舒美”的道路环境。目前,益民路、纬二路等项目正在施工。
板桥古镇。
竞进提质谋长远
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着力谋长远、强项目,在经济发展上跑出白衣阁加速度。白衣阁乡聚焦产业带动强、投资强度大、财税贡献多、能耗强度低、生态效益优、科技含量高的项目,精准绘制产业图谱,推行“靶向式”招商,坚持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力求在范县产业集聚区落户白衣阁乡支柱产业。强力推动升规纳统,及时组织开展“五经普”数据质量“回头看”,确保应查尽查、应登尽登;在摸清“家底”的基础上,深度挖掘工业、贸易和服务业潜力,主动沟通对接,全力靠前指导,帮助企业充分释放潜能,加快扩大规模。
着力抓产业、促振兴,在乡村振兴上打造白衣阁新样板。白衣阁乡依托惠丰农林,建设现代花卉产业示范园,着力打造花卉盆景种植、生产、文创文旅体验基地。依托盖氏有机农场,推广种植有机蔬菜、水果等农产品,加快构建“产、购、储、加、销”一体化的现代食品全产业链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村2至3个,以点带面建设和美乡村。全力发展文旅商贸经济,以晋冀鲁豫野战军指挥部革命旧址为点,延伸拓展段君毅故居、李文祥故居保护修缮,连点成线、组线成面,创建范县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范水、辛杨干渠、凌花店沟、总干排四条水系枢纽为节点,建设水利文化广场,深入挖掘范水、丹水等本土资源,拓展延伸文化旅游项目。
着力防污染、护生态,在生态文明上厚植白衣阁亮底色。白衣阁乡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抓好生态治理工作,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做好生态环境保护,做强绿色经济。持续加强辖区企业监管,加大道路扬尘、工业粉尘治理力度,持续做好秸秆禁烧和秸秆综合利用工作,不断提升空气环境质量。同时,持续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巩固和把控源头管理,加大治脏、治乱、治差力度,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企业自查自纠,杜绝“散乱污”企业反弹。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村庄风貌整体提升行动,扎实推进卫生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处理“三大革命”,争创一批示范村、重点村,推动人居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转变,扮靓白衣阁颜值。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辉煌。2024年,白衣阁乡将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以项目建设为主线,以富民强乡为中心,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勤勉实干、攻坚克难,着力推动白衣阁乡高质量转型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全媒体记者 王献伟 通讯员 万东英 崔若琳 文/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