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如果采用人工喷洒农药,4个工人一天只能完成八九十亩地的防治工作,但一架中型植保无人机每天能喷洒250亩至300亩。目前,像咱们基地托管的这2000多亩小麦,预计两天就能完成防治工作。”3月11日,濮阳县国升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梁国生在给社员培训时介绍道。
为加快推动农机科技成果转化,增强农机科技服务能力,促进农民长技能、提素质、增本领,自2月26日开始,市农机发展中心组织多方技术力量,结合春耕备播农时生产时点,扎实开展三大主题培训活动。
一是组织农机“土专家”,开展“土专家+党员+农机”专家专题培训活动。充分发挥3名国家级农机使用一线“土专家”的辐射带动综合优势,借机借力借势抓培训。二是组织农机培训机构+生产企业+销售企业,举办“开机第一课”农机实操培训活动。市县协同、企社联合,加强新购机户操作技能培训,开展农机事故案例剖析提醒教育,达到安全驾驶操作重心前移。三是组织市农机技术人才开展“百社千村万户”科技下乡培训活动。依托“专题培训班”“田间课堂”“1小时速成班”“乡村大喇叭”等活动载体,组织100名技术人才联社进村入户抓培训。每名技术人才帮扶1个合作社,每个合作社至少带动周边10个村,共辐射1万户。
截至目前,市农机发展中心已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8期,组织演示会、观摩会12次,发放宣传资料56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92条,受益农民4100余人。记者 樊欣欣 通讯员 樊伟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