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濮阳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秉承“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以对党忠诚、为民造福的根本政治担当,克难攻坚,砥砺奋进,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实现了民政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统领,严格落实党组会议“第一议题”、每月学习日等制度,突出抓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民主评议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落实,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完善责任机制,印发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清单,构建局党组书记、机关党总支书记、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党支部书记等三级四岗抓党建责任体系,明确党建工作5方面19项45条具体措施,强化党员干部使命担当,绘制出项目化引领、清单化推进、一体化落实“路线图”,打造让党放心、人民满意的模范机关。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全县327家社会组织完成“党建入章”。
全面对标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中央要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四下基层”为载体,开展调研活动,调研成果转化11项。全面开展检视整改,查摆问题3项,整改3项。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建立民生项目清单,开展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专项整治,2项重点民生实事全面完成。
开展微党课大赛、业务大论坛、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以老带新、经验交流、红色教育等方式,不断锤炼党员干部能力作风,凝聚你追我赶、齐头并进的工作合力。
积极推进
养老事业健康发展
建立三级书记抓养老工作机制,坚持每月例会制度,动态掌握工作进度,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紧紧围绕重点任务目标精准发力。
县特困供养中心实行公建民营,在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和农村重度残疾人托养的基础上,剩余床位向社会开放,目前已入住老人160余人,入住率达到90%。县特困供养中心成为全县机构养老服务的“样板间”,被评为“三星”级养老机构和市级养老服务人才实训基地。文留东南中心敬老院建成投用,设计床位200张。
户部寨东北区域敬老院基本达到运营条件。投资210万元,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提高养老服务资源整合、供需衔接、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能力,实现了服务供需的精准对接。
投资1100余万元,对乡镇敬老院进行重建修缮,完善配套设施。由专业养老服务公司组建专业团队,运营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高标准打造濮渠路村级养老服务示范带,五星乡安寨、郎中乡马白邱、渠村乡公西集等村级养老服务点投入运营。在2023年10月份举行的全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会上,濮阳县作了典型发言。
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
提质增效
出台《濮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救助帮扶工作巩固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的实施意见》,为全县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统筹资金23674万元,兜底保障特困人员6816人、低保对象47610人、突发性困难人员508人、残疾人23204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13人。开展“夏季送清凉”“冬日送温暖”专项行动,救助流浪乞讨和临时遇困人员138人次。
圆满完成县慈善总会换届工作,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99公益日”活动,募集慈善资金1533万元。一期拨付乡镇慈善救助专项项目基金650万元。开展“金秋助学”资助活动,为168名家庭困难大学生发放救助金50.4万元。
基本社会服务和基层治理
稳步提升
全年办理婚姻登记5975对,“跨省通办”登记稳步实施。推动殡葬改革走深走实,全域全民推行火化,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全域规划建设覆盖城乡的公益性公墓,探索建设村级骨灰堂。通过强化宣传引导、党员干部率先垂范、群众自治参与、完善配套设施等措施,实现移风易俗。
大力倡导基层社区治理“12341”濮阳模式。持续壮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注重多方协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更实更深化,成功创建12个全省规范化社区;建立健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监督执行和奖惩机制的指导意见,制订“一约五会”工作细则,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教育、引导、约束、惩戒作用,助推“五星”支部创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
下一步,濮阳县民政局将以“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为抓手,深化改革创新,奋勇争先出彩,为加快推进全县“一地两区一名城”工作目标贡献民政力量。本报记者 张岚岚 通讯员 许好社
新闻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