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力度,强化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原油田高质量完成2023年生产经营任务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4-01-08 08:19:40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中原油田获悉,2023年以来,中原油田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为己任,聚焦油气产量任务目标,持续加大油气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力度,强化生产运行组织保障,实现油气产量双超。原油产量超计划1.37万吨,连续4年保持超产势头,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大幅进步,原油盈亏平衡点同比下降17美元/桶,天然气盈亏平衡点位居集团上游前列。2023年生产经营任务高质量完成。

储量丰,饭碗满。中原油田牢记“端牢能源饭碗”殷切嘱托,按照“加快川东北、加强东濮、评价内蒙古”工作思路,积极攻关三新领域,深化勘探、开发、工程一体化协同,新领域勘探实现“两项重大突破、两项重要突破”,即普光探区大安寨段混积岩勘探、二叠系深层页岩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通南巴千佛崖组致密气新层系勘探、东濮凹陷前梨园洼陷致密油勘探取得重要突破。老区勘探取得“两项商业发现”,即东濮富油气周边勘探、普光须家河组致密气勘探取得商业发现,超额完成储量任务。

在夯实资源基础的同时,中原油田全力推进效益开发。在原油开发方面,坚持“增储、治理、补能、提效”八字方针,大力推进东濮稳产上产、内蒙古增储建产,自然递减保持上游领先水平,SEC储量(反映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生产经营水平、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指标)持续提升,原油产量连续4年保持向上水平。在天然气开发方面,坚持常非并举、海陆并进、少井高产,大力推进海相稳产、通南巴上产、陆相攻关,普光主体稳产期再延长2年,通南巴建产先导试验取得突破,天然气SEC储量替代率逐年提升,首次突破100%,以实际行动为千万吨级一流油气公司建设增添了底气。在生产组织模式上,树牢“生产大运行”理念,构建高效运行体系。生产系统围绕产量目标开展“强基固本、提能增产”专项行动。积极推广“四点法”抓产量运行,即强化“稳定点”、把握“增长点”、找准“转化点”、挖掘“闪光点”,油水井开井率分别提高1.3%和2.2%,原油生产同比增加126吨/天。同时,强化节点控制,实现重点项目全流程线上管控,单项目平均提前完工23.5天,新井平均生产时间增加45天。

精益管理出效益。中原油田突出储量、产量、投资、成本、效益“五统一”优化,加强投资项目整体评估论证。深化“三大计划”融合,建立前期快办、跟踪督办、限期必办的联动协调机制,项目批复效率和投资完成率稳步提升。在降本方面,中原油田坚持全口径、全过程成本优化,深化全链条、全要素挖潜增效,油气单位完全成本同比降低11%,净利润等指标同比大幅提升。持续推进外委转自营工作,政策性引导外委转自营,将非生产性物资等18类业务纳入集中采购,盘活低效土地房产等资源,将长期未解决的“历史包袱”变成了新的挖潜点和增效点。

加快转型升级,多元产业格局初步形成。中原油田统筹推进储气库建设和油气藏开发协同运行,多类型储气库建设及运行关键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中原储气库群成为华北地区调峰保供的骨干力量。积极融入“郑汴洛濮氢走廊”,建成国内首个兆瓦级PEM制氢项目。大力推行光伏热能融合发展,绿电消费占比达17.5%。在市场开发方面,中原油田坚持中高端布局、全链条服务、特色化发展,稳步退出低端低效市场,持续拓展技术服务类、智能化运维类等高端业务,连续4年边际效益增长15%以上,人均创效位于集团公司上游企业第一。记者 史式灿 通讯员 杨静丽




责任编辑:薛丽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