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县区油田 > 正文     濮阳网-中共濮阳市委门户网站 濮阳市唯一重点新闻网站


厚植文明沃土 绽放文明之花
——示范区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综述

作者:  文章来源:濮阳日报  字体:   发布时间:2023-11-15 08:43:20   

初冬时节,记者漫步在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简称“示范区”)的街道上,干净整洁的大街小巷,井然有序的交通出行,星罗棋布的绿地公园,温馨有爱的社区院落……一幅文明和谐的幸福画卷映入眼帘。

“许多原本不相连的道路都打通了,城区道路四通八达,路面也越来越平坦,现在出行非常方便。”

“社区功能越来越多,办事方便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活动也很丰富,像义务理发、文化讲座每周都有好几场,这样的生活太惬意了。”

随着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推进,示范区的居民切身感受到家更美了、街更亮了、城更干净了,精神风貌也越来越好,示范区——这座全市城乡一体化的先行区正焕发灼灼耀眼的生机,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形象日益深入人心,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节节攀升。

示范区作为展示濮阳新形象的窗口和创建工作主战场之一,深知做好城市综合提质和文明创建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近年来,示范区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以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着力推进城市环境净化、生态绿化、容貌美化、交通畅化、改造提升工程建设,各级各部门上下一心,市民群众踊跃参与,共同推动城市“颜值”“气质”同步提升,取得显著成效。

擦亮文明底色

塑城市“文明之魂”

如何擦亮“文明底色”,让文明意识深入人心?

今年以来,示范区上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以最有力的领导统揽创建工作,以最充实的力量推动创建工作,以最严格的督导保障创建工作。在“实”字上下功夫,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整治、文明社区打造等重点,把问题查实,把整改抓实;在“细”字上下功夫,逐项细化分解任务、明确目标任务、限定完成时间,以领导分包、例会推进、现场交办、督导督查、跟踪问效等有效机制推进工作;在“深”字上下功夫,深化网格管理,深化宣传发动,深化志愿服务,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城市创建,凝聚创建攻坚的强大合力;在“严”字上下功夫,紧盯测评内容、弱项短板、完成时限,坚持标准从严、过程从严、作风从严,全面提升创建工作实效。

强化组织领导,保障创建任务精准推进。调整充实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指挥部领导小组,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和8个工作专班,各个专班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及时解决各类点位出现的问题;将示范区辖区以道路为边界划分为16个大网格,由示范区12位县级干部进行分包(同时由14个市派单位分包),每个网格明确一名办事处科级干部作为网格召集人,统筹协调本网格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并细分41个小网格,由区直各单位及驻区办公市直单位分包,确保示范区区域内网格全覆盖、不重叠;制作《示范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问题整改工作流程图》,简化工作流程,建立“网格召集人—区创建办—各专班—责任单位”交办制度,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强化宣传引领,确保市民文明素质稳步提升。印发《濮阳市示范区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实施方案》,动员各级各单位积极开展文明旅游、文明交通、垃圾分类等宣教活动。同时,向区直各部门、辖区居民发放《向市民的报告》2万册,加强市民对创建工作的了解。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出彩新时代、文明伴我行”知识竞赛,以赛促学,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

绘就文明幸福画卷

同频共振聚合力

文明创建,事关你我。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示范区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责任人,全区干群齐心协力,各职能部门协同配合,主动担当,着力构建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51.jpg

开州办在悦龙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爱心义剪活动。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品质。全力保障示范区安置房后续建设,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提升社区服务水平,让民生工程真正得民心;切实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完善城市功能,龙泽大街、高阳大街、澶州大街三条主干道全线贯通,十多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六横九纵”路网框架已经形成;打造生态龙湖8264亩,30公里水岸线全部建成;打造生态龙山6400米,3000亩土山变青山,成为森林氧吧、花海公园;规划建设绿地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生态宜居优势日益彰显。

改进督导方法,凸显创建成效。一是即时交办,持续跟踪。对市创建办督导组、市民提升组、网格单位、办事处排查的问题及时汇总、分类、交办,并持续跟踪督导。二是建立台账,跟踪问效。根据市创建办安排的各类问题,细化分工,明确任务,建立示范区各类文明城市督导台账,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目前,各小区、社区更换破损老旧各类公益广告约1000处,主次干道更换破损老旧各类公益广告约500处,更换灯杆广告370多处,主次干道新增公益广告约50处;修补围挡1万多米,修补路面破损约50处。在创建工作群中,各部门、各城区积极汇报工作进展和整改成效,形成你争我赶、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

54.jpg

示范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四大队持续整治游商占道,全力保障市容秩序。

加大城市管理力度,营造浓厚氛围。对标全国、全省先进,提升城市精细化、网格化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网格化管理机制,推动城市道路、村容村貌、建筑工地和水系河道等多个治理网格“融合”,设置网格长、网格员和巡查员、监督员,抓细抓实日常监督,发挥数字城管和“平安满天星”的平台作用,及时发现、处置城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执法力度,集中清理、整治市容乱点,有效治理露天烧烤、户外广告、占道经营、违法建筑等现象。推进环卫深度清洁,细化“机械+”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探索形成“机械化清扫+定期冲洗+全天机械快速捡拾+人工辅助保洁”模式;建立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组建农村环卫工作站,专人负责日常保洁、定点倾倒、日清日运等工作,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深入各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交通安全讲堂,利用新媒体曝光交通违法及不文明行为,倡导开文明车、做文明人,不断优化出行环境。

筑牢“阵地”

做好创建答卷

文明贵在养成,重在实践。示范区积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加强区、办事处、村三级文明联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扩大基层文明创建覆盖面,形成全域创建格局。  

53.jpg

卫都办开展“爱心义诊进社区 便民服务暖人心”活动。

各级各部门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围绕学习实践科学理论、宣传宣讲方针政策、培育践行主流价值、倡导文明生活方式等内容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今年以来,示范区深入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理论宣讲110多场次,受众1万多人次。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家庭文化活动、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选树宣传、诚信宣传教育活动等各类文明实践活动500多场次,受众3万多人次。打造“垃圾分类我先行”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为广大群众提供各种优质的便民服务。

52.jpg

卫都办开展端午节包粽子活动。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不管是开展理论宣讲,还是文明新风培育,只有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发挥出最大实效。为此,示范区印发了《示范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制订《2023年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安排表》,明确各志愿服务队、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工作开展要求,及时汇总活动开展信息,持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更文明的城市,意味着更富裕的生活、更清新的空气、更良好的社会风尚、更幸福的生活。接下来,示范区将在常态化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创建为民宗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以更严标准加强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治理效能,以更高热情广泛发动群众,推动形成“人人参与、全民共建”的良好局面,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本报记者 侯科建 通讯员 刘畅 文/图



责任编辑:薛丽慧